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6)

2019-03-09 18:5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罗泰教授(站立者)作研讨会闭幕总结

接下来,李旻教授就东部沿海地区史前文明的普遍衰落对陶寺遗址的文化格局的定位所产生的影响对何驽研究员发问。何驽研究员首先解释了陶寺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支持陶寺是华翰维教授所谓政治试验的产物,其本身的出现吸收了很多北方文化的影响。在陶寺晚期被武力强大的石峁人群征服,晋南社会在陶寺晚期之后人口衰落。在被问到陶寺晚期本地龙山人群去向的问题时,何驽研究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部分被迁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也就形成了朱开沟文化,另一部分向东迁入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对此假说,栾丰实教授提出异议,指出目前的研究还没达到能够证实该假说的地步。除非发现了类似大汶口文化西进中原的现象或者人骨同位素的检测证据表明人群确实发生过转移。李旻教授随后又对陶寺和二里头的关系对何驽研究员进行再次追问。何驽研究员认为两者在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地中”意识上是有继承关系,但除此之外两者基本没有共同之处。罗泰教授随即补充道,陶寺与二里头之间一落一起的关系与张弛教授所谓的“豫西-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衰落“幸存”区域的说法相抵触。张弛教授随后对此进行回应,指出根据晋南盆地的系统调查确实显示了该区域基本未出现衰落的迹象,但同意二里头时代晋南遗址虽然数量没有明显下降,但规模明显小于当地龙山聚落。刘莉教授指出晋南龙山社会晚期与二里头东下冯类型的出现之间存在年代相当于二里头一期的缺环。李旻教授进一步质疑“半月形文化传播地带”这个以中原为前提的概念对龙山时代空间界分的价值,认为晋南盆地作为高地河谷,其中的陶寺遗址群是高地龙山社会的一部分,不能与豫西龙山传统划在一个区域传统中。李旻教授最后就北美中国考古教育的未来等问题对各位嘉宾发问,叶娃博士以自己近年在西安杨官寨遗址所成功举办的国际田野学校的经验为出发点,系统阐释了如何构建考古专业教育平台的议题,并得到与会所有嘉宾的认同和支持。最后,罗泰教授对本次圆桌讨论进行了简短的总结,指出此次会议举办十分成功,希望今后类似的会议还应该多举办以便增强中美考古学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叶斐教授最后也对此次参会的中方代表进行致谢,自己从中国同行这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对筹办此次会议的相关人员表示感谢。此次会议在与会嘉宾的集体合影之后圆满结束。
(本文内容经李旻教授审校,未经发言人审阅。)

(原标题: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netease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