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2)

2019-03-09 18:5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郭伟民所长报告石家河遗址研究进展,博士研究生石涛翻译
第三场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研究员对陶寺遗址近年在宫城区域的田野发掘收获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从2013到2017年为期四年的陶寺遗址田野工作主要揭示了面积达13万平方米、西北-东南朝向的宫城部分,并重点勘探和发掘了宫城的东北、东南和南门。其中东北门有附属的塔楼,并在陶寺中期末段-晚期早段被废弃。始建于陶寺晚期的南门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在门楼两侧出现了类似于后来历史时期紫禁城午门结构的东西两翼。而由外城和宫城双重城圈组成的都城结构也开了中原地区都城布局的先河。

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何驽研究员报告陶寺遗址研究进展,博士生温成浩翻译
江南、江汉、晋南三个主要新石器时代核心区的三场考古成果报告之后,上午后两场专题讲座聚焦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家在境外开展的田野考古项目。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的水涛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去年南京大学赴伊朗考古队所进行的田野工作。首先,水涛教授对伊朗东北地区若干新石器-青铜时代的丘墩遗址(Tepe)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情况下,确定在位于北呼罗珊省希尔凡盆地(Shirvan Basin)的纳德利丘墩(Tepe Naderi)遗址开展田野工作。由水涛、张良仁教授所率领的南大考古团队将富有中国田野考古特色的洛阳铲勘探法首次引入伊朗的田野工作中,从而迅速高效地了解了该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并结合高精度定位系统RTK对整个丘墩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测绘。为了进一步了解丘墩的文化堆积,于丘墩底部的西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开挖探沟进行解剖并获取了不同层位的文化遗存。水涛教授通过对伊朗及其周边史前文化交互圈的勾勒,强调了伊朗地区在世界文明发展和交流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中介地位,并着重指出伊朗项目的开展对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等课题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最后,水涛教授还对类似的土墩遗址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水涛教授报告伊朗考古项目进展,罗泰教授作嘉宾介绍
上午场报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对洪都拉斯科潘遗址近些年的田野工作进展的精彩介绍收尾。李新伟研究员的英文报告主要以科潘遗址发掘工作为主,对发掘成果进行了介绍。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考古队在该地点揭露了编号为8N-11的高等级庭院建筑遗存。通过对该庭院的北墩台部分的发掘,发现了墩台下部的洞隧结构,并发掘了位于墩台中央地面下的一座墓葬。该墓出土的陶器和雕刻精美的玉器装饰品则显示了墓主人的高等级社会地位。墩台西侧的另一座墓葬则以石板封墓,出土多件精美的彩绘陶器。墓主人牙齿钻孔镶嵌绿松石的现象指示了其生前较高的社会地位。墩台南侧台阶下的另一座墓葬随葬的雕刻有Ajaw头像的玉器则表明墓主人很可能是王室成员。此外,在建筑倒塌堆积中出土的制作精美的神像和龙头石雕都表明该建筑较高的社会等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亚考古学教授利兹卡特(Elizabeth Carter)、中美洲考古学教授理查德·乐朔(Richard Lesure)列席了两场海外考古专题讲座。

中美考古学者: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李新伟研究员报告科潘遗址项目进展
青铜时代的文化互动
下午场包括三个专题演讲和圆桌讨论。三个讲座围绕是新石器时代向早期青铜时代的转折展开,内容涉及社会崩溃、文化互动、以及文化转变与重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李水城教授所作的题为“丝绸之前的丝绸之路”的专题报告首先通过对人类早期历史长时段的回顾,指出迫于生业和环境压力的人群迁徙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以欧亚草原东部和南西伯利亚地区为例,通过对该区域从公元前五千纪到公元前两千纪考古学文化的概括和总结,李水城教授揭示了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将这种互动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史前文化相关联,从而勾勒出欧亚大陆长时段文化互动线索。公元前七千纪早期分布于里海以东、科佩特山脉(Kopet Dag)以北的哲通文化(Jeitun culture),以及稍后分布于阿姆河下游的凯尔捷米纳尔文化(Kelteminar culture)遗存为代表的绿洲农业社会兴起是受近东两河流域农业文明核心地带直接影响的结果。公元前五千纪,凯尔捷米纳尔文化东移。与此同时或稍晚,原分布于黑海沿岸的竖穴墓文化(Yamnaya culture)也开始向西南西伯利亚地区移动,并通过与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北部、西伯利亚南部的博泰文化(Botai culture)的互动,在米努辛斯克盆地附近产生阿凡纳谢沃文化(Afanasievo culture)。农业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口压力,冶金术的发明所带来的更大的社会需求,加上环境变化的刺激,最终导致该地区不同人群之间频繁的互动和对自然资源竞争的加剧、领地的扩张成为社会常态。这种区域互动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半叶的克罗托沃(Krotovo culture)和基本同时的安德若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到达顶峰。在中国西北地区,随着以仰韶文化农业社群的不断增殖与扩张,该地区在公元前四千纪后半叶衍生出马家窑文化系统,并向西挺进河西走廊。随着公元前三千纪晚期以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代表的农业人群对河西绿洲地带的全面垦殖,区域内不同人群的交互作用在公元前两千纪早期达到顶峰,齐家文化以及稍后兴起的四坝文化使得以绿洲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的人群更加往西扩张,从而在现今新疆境内与南下的南西伯利亚人群发生接触和融合。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是牛、羊和麦类作物、以纯铜或铜合金为主的冶金术的东传以及粟类农作物的西传。其中,以铜或铜合金为主的冶金技术通过中国西北地区最终对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兴起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种早期的东西文化交流可视为后来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发端。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