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最后的麻风村:大多病人在此寿终正寝
-本报记者 周 益 陈 璐 见习记者 李 诚
再过一个月,“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就要到了,我们的视线将移向那一个远离正常人群的特殊群体。
中国疾控中心麻控中心副主任沈建平:我们已不对麻风病人做长期隔离治疗,过去的麻风村将完成历史使命。
“准确地说,他们是残疾人。”这是南京市皮肤病性病专科医院(又称“南京市皮肤病防治所”)的院长李贵春对该院住院部里的麻风病休养员的称谓。
在过去,这些人还有另一个称谓:“麻风病人”。
作为一个医学名词,人们对麻风病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导致的、以皮肤和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当年,由于防治手段缺乏,麻风晚期的病人手脚畸形、鼻塌眼瞎、面目狰狞,让人害怕。
让人陌生的是那些患者。麻风病具有传染性,在医疗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一旦发现麻风病人就只能将他们送去偏远的深山孤岛,进行隔离治疗。我们看不见他们,他们也看不见我们。
千百年来,麻风病人就是这样,在疾病和歧视的双重折磨中艰难生存。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现有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约21万名,其中约10万名存在不同类型的可见畸残;约2万名治愈残老者滞留在麻风村内。
在南京也有这样一个麻风村,它是解放后苏南地区最大的麻风病人隔离治疗中心,如今是南京市皮肤病性病专科医院的住院部,同时也是一个在普通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地方。
那地方叫“坟头”
2007年12月11日,记者驱车离开南京市区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位于青龙山南麓的南京市江宁区坟头村。
坟头村的名字虽然听上去很恐怖,却是大有来头的。当记者来到122省道10公里界牌处时看到,著名的历史遗迹阳山碑材就在对面。
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续建明孝陵,下令开凿阳山碑材,工程全由囚徒承担,规定每天每人向监工交验钢凿凿下的石碴三斗三升,完不成便遭砍手、砍脚以致杀头之祸。那些死去的囚徒即就地随处草草掩埋,漫山的坟茔便“造就”了坟头这个地名。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永安公墓,许多民国名人都葬在附近。
据李贵春介绍,由于此地交通闭塞,人烟稀少,故1958年11月“南京市麻风病隔离所”由牛首山迁至坟头村南的青龙山山腰,与阳山碑材隔路相望。当地人称“麻风村”。
由于省道由此贯通,如今的坟头村已经渐渐发展成一个热闹的集市,当记者在集市中询问“麻风村”的位置时,几个年长的村民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向记者指点上山的道路。据他们介绍,如今的“麻风村”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时常有人下山来购物或者闲逛,与村民的关系还算融洽。
进麻风村的小路蜿蜒在田埂上,只能容一辆车通过,路边的池塘里还有几只野鸭在游弋。山路渐渐往上,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清新通畅。
转过一个山中小峡谷,记者眼前出现一片暗灰色的围墙,这就是麻风村了。借着山势,几座黄色的两层楼房整齐地排列在茂密的参天大树之间。
时已近黄昏,初冬的寒风夹杂着细雨吹打着满地黄叶。可是,院内的气氛却出人意料地热闹。很多老人都不顾冰冷的秋雨,围着一些正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的工人指指点点。
原来,今天是全村正式开通有线电视的第一天,据留守在这个麻风村近二十年的朱医生告诉记者,病人们(就是那些看上去和蔼慈祥的老人!)盼这天已经好久了。
熊天义的“手”
房间里最醒目的地方摆着那台大电视。熊天义准备洗漱一下,钻被窝看电视了。他的十指都因麻风病而残废,但见他熟练地用右手手掌上的一个豁口夹住毛巾,再用光秃秃的左手掌按住毛巾另一端绞干,速度和十指健全的人一样快。
“过去熊天义因为残了十指,连一张纸都拿不起来。如果没人照料,他解大便后就铺一张纸在地上,靠屁股来回地蹭……几年前我发现他右手大拇指的神经还没坏死,就帮他动了一个手术,在右手手掌靠近大拇指的地方开了一个口子,让他可以利用这个口子来夹东西。”外科出身的李贵春在跟记者说起这个手术时唏嘘不已,“这并不是一个大手术,但外院的医生几乎没人愿意做,我只好亲自上阵。”
虽然年过六旬,熊天义依然一头漆亮的黑发,他说自己已注意控制饮食,少食荤腥油腻食品,除了残疾之外,体检没有任何问题。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国美回应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将严查违规...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美味菜肴具备的特征,而作为食材或者说种子的黑皮花生却俨然已经具备了...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发病没那么“突然”,脑溢血有6大征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发病...
央视2016年315晚会今日举行,晚会曝光了网购刷单内幕。央视315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