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我总觉他依然活着,说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4)

2019-03-15 23:5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1995年,我还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外子已经先一步毕业回台湾做博士后研究。面临台湾“绿化”隐约成潮,日渐与我们的政治认同背异;又加上小夫妻两个人要能申请在同一所大学任教的机会实在渺茫,日后分隔两地,周折太多,所以我们就毛遂自荐,通过我驻英领事馆向国家人事部并教育部表达想回到祖国任教高校的意愿。公公是海门出生的上海人,所以我们在衡量多所高校之后,决意到复旦来。

但是一波三折。当时外子已经学成并已在台有教学与科研成绩了,可以直接对接大陆的教育工作;我却还挣扎于学位论文,毕业之期尚不在谱。我,只能算是“买一送一”的附赠品;而当时的外文系领导对我不放心,所以我们求职一事就一直因为我没有着落而卡着,一直到1996年下半年,复旦人事处传真来信息说,外文系的新领导想和我电子邮件“访谈”,因此事情才开始有些转机。与我笔谈不下六七个回合,往返长达两三周的,正是陆谷孙先生。

我当时怎可能知晓陆先生的学术名望呢?一来,从因特网上根本查不到外文系具体的介绍信息;二来,我生长于台湾,对大陆学术界乃至高教界完全没有概念。就凭着“无知者无畏”与“裸婚”的决绝勇气,我答应了隔空“英语笔谈/笔试”。

陆先生问了我的背景、申请到大陆任教的原因、在台北读本科时读过哪些课程、爱丁堡大学的硕士阶段又学了什么、现在做什么博士论文课题,等等。

我呢,除了如实回答之外,也没想到要多问什么其他问题——没问待遇,陆老师也没提;反正我心底从不存有特权奢望,那时的条件也没有所谓的引进待遇可言;一切按照规定比照本地聘用。我一个小晚辈,恭恭敬敬地弄清楚日后的教学任务,够了。

我总觉他依然活着,说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我总觉他依然活着,说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一直到现在还记得陆老师的笔谈中,有一特别优雅的片语让我印象深刻:“…due to the vagrancy of the postal services…”;好像是说双方沟通时某书面材料寄丢了,不知所终,他就在电邮里开问算了。陆先生的英语,很典雅,很正;于是乎我也十分慎重地多次审改回复,方敢发信。1997年2月17日,我到学院报到那天,刚好沈黎老师也来报到。陆老师笑呵呵地介绍我俩认识,并分别赠送我们一本厚厚的《英汉大词典》;我几乎是虔敬地看着先生一笔一画苍劲有力地写下“卢丽安女史惠存”——他埋头伏案的状态,那笔触啊!——对于一个不知历史轻重的“台巴子”而言,陆先生的风范,活脱脱是个从教科书中新文化运动里走出来的学者;我对陆老师有一种莫名的尊敬亲近感。对于先生的清傲刚直、才情学风,乃至先生护爱学生的真性情,都是日后点滴间接感悟到的。

我们已经进入“后”陆谷孙阶段了。我一方面怕把先生容颜挂上文科楼四楼的楼道里,一方面又隐隐想念着他爽朗洪亮的笑语话音。

本文节选自《谢谢陆先生》一文

来源:南方周末网

纪念陆谷孙 |

他说学好外语是为了做一个好的中国人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曲卫国

我总觉他依然活着,说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2001年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工作以前,我并不认识陆老师。不过却也道听途说地了解到了陆老师的许多故事。都说陆老师极其聪慧、文字功夫了得,而且非常洒脱。后来陆老师曾开了一个博客,叫“轻舟已过万重山”,取名轻舟,大概也是表示两岸猿声啼不住,自己能无羁无绊、洒脱来去的意思吧。说“已过万重山”,也许他想告诉人们,他是经过大风大浪折腾的人,有如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能奈我何?

来复旦以前,我一直相信陆老师会如传言那样洒脱,这是因为他应该深受英语文化的影响。他一定不会像李白那样发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感叹。李白所谓的“必有用”也多半是怀才而期待垂青,说白了,有用也就是效力。汉语有句话说得极好,尽犬马之劳。这应该是与个人主义色彩浓烈的英语文化格格不入的。

我总觉他依然活着,说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