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走基层 看变化” 破解蔡塘(2)

2019-03-27 22:18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转型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当时村办企业搞得风风火火,可是想要再扩大规模十分困难,遇到资金瓶颈。”曾亚勇说,那时起股份制就在蔡塘萌芽,村委会向村民集资,以入股的形式让村民分到红利,1991年厦门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厦门特贸纸制品联合有限公司在蔡塘诞生。

  城市化进程中,蔡塘社区与许多岛内农村一样也面临着征地拆迁。为了解决被征迁居民的生活出路,市委市政府专门划拨3.1万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发展用地。这些土地在蔡塘人手中有了新用法,他们率先创新政府引导、自我拆迁、招商先行、全民入股、共同发展的“蔡塘模式”,建成现代服务业城市综合体——蔡塘广场。目前,这一项目已建成投用三年,入股居民的分红逐年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商圈的繁荣,带动出租经济的升值。在采访中,我们注意到聪明的蔡塘人纷纷升级出租房的品质,实施酒店式、公寓式管理,受到白领族的青睐。社区主官告诉我们,今后蔡塘还将集资建设人才公寓、高端民办学校……是的,新一轮转型升级已在蔡塘蓄势待发。

  关键词

  美好

  民生为先建设幸福新家园

  正是下午的放学时间,蔡塘学校门口挤满了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以前大家都不愿意在这里读书,现在教学质量越来越好,都争着把孩子送过来上课。”蔡塘社区的有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四年前,蔡塘学校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搬家”——从蜗居9年的老校搬迁至刚落成的新校。两校区虽仅有一街之隔,但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身形看,新校的占地面积是老校的整整5倍,教学设施也堪称一流。不仅如此,这样一所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中考成绩年年名列全市前茅。

  “钱袋子鼓了,生活更要有品质,这是新时代蔡塘人的不懈追求。”蔡塘社区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蔡塘学校的转变,正是蔡塘社区在区委区政府以及街道支持下,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创新社会治理,创造宜居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集资300多万元创办全市首个集体公办幼儿园,50%以上招收社区里的外来娃;他们腾出社区办公场所打造居民文化乐园;他们安装700多路高清探头、打造一支民间110群防群治队伍,编织出一张密实的安全网。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止步。就在今年1月,全市首个由居民集资兴建的高端养老院项目也正式投用,蔡塘老人纷纷尝鲜,过上了医养结合的时尚养老生活。

  特写

  五星级养老院

  老人来了不想走

  周美兰老人今年90岁,是蔡塘社区的本地人。谈起过往,她依稀记得年轻时务农的场景,此外的许多事,都记不太清。

  不过,在蔡塘金厝边养老院,周美兰不仅分得清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还记得他们说过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照顾我,我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女。”

  这天上午的茶话会上,面对记者,周美兰开心地笑着,和她坐在一起的十几位老人都说,仿佛这里就是自己的家。

  今年1月,蔡塘金厝边养老院开业,堪比五星级酒店的软硬件标准,让不少老人来了就再也不想走,他们住进高级宾馆般的房间、到桑拿房按摩舒压、去书画院学画练字……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医养服务真正让老人和家人放心、安心,两位中医和西医轮流值班照料老人,每天两次查房、了解每一位客户的病情,24小时提供服务。肝硬化腹部肿胀的老人能够唱歌练书法,不能平卧的老人现在能散步走动,得了糖尿病的老人点名要住在这里……“没有什么奇迹,就是悉心照料。”养老院主治西医、退休医生赵光明由衷地说。

  才不到一年,蔡塘金厝边养老院就已声名远扬——从乌鲁木齐来的退休医生陈德高、周孟碧夫妇,从南昌来的退休教授陈才水、高荫榆夫妇……纷纷慕名而来,在这里交到了许多新朋友。

  是的,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蔡塘人,总是带给人们惊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于是,蔡塘人就积极把握机遇,瞄准了高端养老这个朝阳产业,建成我市首家居民入股集资、医养结合的中高端养老院。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