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比利林恩》的漫长解读:传教士李安(5)

2019-05-31 17:59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然而电影中,李安却没有扑灭这团火,他赋予了这份爱意一些人性的“希望”。这就是他安排她在见面时问比利,“你信基督吗?”——她对他的爱里也有超越庸常的爱意,她会为他祈祷。这就够了。

  金钱才是“老大”

  “我爱你们,我真的爱死你们这些年轻人了!”——达拉斯橄榄球牛仔队的老板诺姆,也对比利们说,他爱他们。

  但是提起掏钱买他们的故事拍电影,他把10万元美金每人降到了5500元,他对比利说,“你的故事不再是你的,这是美国故事。这件事比钱的意义大。钱没有预期的多,但有一点总比没有好。”

  “有一点,总比没有好吗?”——这句话对于那些掏出真心,拿出黄金般诚意的人来说,不谛一种羞辱和践踏。这种不讲人性的商业逻辑正是好莱坞这个电影帝国的特色之一。

  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信奉“金钱至上”,人人都信奉“商业规则”。每个有钱有势的商人、政客都在高喊着要拍“杰作”,都对外谈论着什么“故事的精神内核很重要”,甚至故事高潮、低潮的配料也有人配好了。

  可是,他们爱的是“电影”吗?不!

  李安和比利一样,是拿真实的“血肉”去完成一段影像的人,在好莱坞这就像是一个“异教徒”。

  所以,李安这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借题发挥,对好莱坞式的商人们着实地发了几句牢骚,吐槽了一把。

  不然还能怎么样?

  现实的世界,有时候就是如此残酷与荒谬。比利通过中场秀,李安通过拍摄电影寻找投资这些经历,或者我们在某一时刻的无助时,都会意识到,“我以为自己了解一些事,但实际上他们才是主宰者!金钱才是老大!”

  在这一个议题上,李安的电影已经悄然改变了原著中的意思,原著里,比利认为,“这些傻瓜、无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大,他们的祖国梦,才是真正主宰一切的力量。”

  显然,李安并没有意思要像原著那样去探讨“反战”和“反美国梦”的议题,李安关注的仍是在强大的社会事件下,个体命运如何安放。

  比利和芒果,还有他的同乡在一处断崖似的剧场抽烟时,三个小人物(其中两个还是战斗英雄)最后都低叹,“不然,还能怎么样?”——不然,还能怎么样?三遍。

  当战士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笑着说,“趁他们把我们干掉之前,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带我们回战场吧。”

  原著中,大篇幅的描绘了比利在控诉、声讨这场战争和它背后的整个社会的虚伪幻象。然而,李安却没有让比利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将这个人物向上推进了一把,让他主动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接受命运的挑战,履行自己的使命。

  “牧师”李安,借影片指引了观众一条伯格曼指引过的勇敢之路,“勇于献出生命,勇于接受生命,勇于为爱所伤,勇于感受生命之美。”

  亵渎“生死大义”

李安与伯格曼

李安与伯格曼

  写到这里,好像电影里该写的都写完了。不过,我突然又想到伯格曼曾经写过一段有关于《第七封印》的文字。原文如下:

  “对于史凡斯克来说,《第七封印》突然摇身一变,成为瑞典电影黄金时代纪念影展上主打的辉煌巨作。这绝非当初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可怜它却被迫在令人窒息的首映晚会上粉墨登场:一群衣着华丽的观众,鼓号齐鸣,还加上笛姆宁(作者注:伯格曼电影的制片人)的演说——可怕极了!我竭尽全力企图阻止这样的首映方式,但是我无能为力。人类因为无聊而产生的恶意毫不留情地污染了每一件事物。之后,《第七封印》夹着燎原之势席卷全世界。我收到各方热烈的反应。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及痛苦。但是我永远都无法原谅它的首映典礼。”

  伯格曼的这段经历简直跟比利有着惊人的相似,“到底是什么程序,把所有关于战争的讨论,都变成了对生死大义的亵渎?”

  我突发奇想,你看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电影多像是李安对伯格曼那一刻愤怒情绪的一份迟到的献礼啊!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