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陕神木民间借贷残局 房姐龚爱爱当地比比皆是(6)

2019-03-09 15:39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现实里没有如果,为了继续发展,李宗保只能继续投入,银行不给贷款,民间借贷也是绝路,因为:“神木县的信任度现在都没有了。房产抵押可以贷款,但是现在很多房子都是小产权,他不给你贷款。神木县富人都住在城里最好的地段,穷人都住在山上,到城里打工要来回跑。神木县的主要发展靠煤,除了煤就没别的了。”

对神木民间信任度尽毁,李宗保进一步解释:“比如说你有钱,我借100万来用用,现在不可能了,超1万块钱你就别张口了,能给你一两千就不错了。不是不借,以前钱是流动的,现在流不动了,大家口袋里都没钱了。只能有两种选择,一是跑路,一是法院起诉你,追究你的法律责任。现在彼此之间根本就谈不到什么情谊了,亲人谈到钱都是仇人。”

这个有着百万房车不开,却开着用4000元买来的二手微型车的老板解释:“都穷成这样了,还开什么房车!”

媒体报道加剧“崩盘”?

经过阵痛的神木如今面对媒体,分外紧张,多个政府部门面对采访均讳言莫深。

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抱怨道:“媒体把负债逃跑叫‘跑路’,整天渲染‘危机’、‘崩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神木的情况应该会好一些。”

该官员认为,民间借贷本身就是民间的逐利行为,基础就是亲友之间的信任,在困难的时候,几个人完全可以坐下来沟通,暂时免除高利息,因为大家都知道耗下去人人都是输家,那样的话,也许会渡过难关。

但媒体从“借贷危机”再发展到“民间借贷崩盘”直接摧毁了大家的信心,再加上一些跑路的出现,彼此信任度荡然无存。

从事小额贷款生意的刘先生也表示:多少年以来,神木极少有人借钱不还,负债逃跑被视为自绝于社会的行为,为人们所不齿。但是,自从温州借贷危机以来,媒体创造了一个词叫“跑路”,把为人们所不齿的借钱逃跑行为中性化,直接助长了不负责任的借钱逃跑行为。加上未经科学研判、外地媒体突然定义的“危机”说,诱发了人们的恐慌。许多神木人认为,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动辄用“危机”、“跑路”渲染,在神木借贷风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神木县公安局副局长郭小平说,在公安局立案的23起案件中,除一起集资诈骗、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外,大部分的借贷案,是信心丧失后发生“挤兑”才出问题的。“这里面有不少是三角债、多角债,如果能维持信用,合理处理的话,结果会比现在好。”

迁怒于媒体的他们似乎忘了,就神木而言,巨额民间资本的逐利冲动,催生了庞大的民间借贷。经济形势好时,资金流向煤炭、房产等领域,获取高额利润。但随着去年煤炭价格一路走低,资金链趋于断裂,整个神木的民间借贷体系面临崩盘。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与日俱增,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

源头产业的利润已无力支撑民间借贷的高利息,两番夹击之下,导致神木民间资本市场转冷。吸储放贷的“大佬”刘国林、王凤义等人先后“跑路”,县城里大量小额贷款公司关门。

2012年,神木县工商银行负责小额贷款业务的林女士闲了下来:“还钱的多了,贷款的少了,”民间资金开始流回了商业银行。

如今,血本无归的民间借贷者把讨回本金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每天都有人到县政府讨说法。

神木县金融办主任刘琦云介绍,神木县金融办曾多次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机构举行讲座等活动,并开展大规模宣传,强调风险。

刘琦云称,政府不可能“出钱补窟窿”。政府的思路是查清已经拿到高额利息的借贷人,令其将高额利息退出,用退出的钱,按比例补偿给基层放贷者。对借款不还的企业,政府出面责令还款,不惜让其“倾家荡产”。

神木县法院提供给本刊记者的通稿称:“神木民间借贷纠纷案逐年增多,2008年,251件;2009年260件;2010年456件;2011年679件;2012年截至9月份,1656件。案件最多时正是民间借贷濒临崩盘的2012年。

在受案数量大幅上升、工作压力巨大的局面下,神木法院穷尽一切手段解决“执行难”问题,从媒体上曝光了116名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对285人实行司法拘留,该院还与县内12家金融机构、公安、工商、房管、车管等相关部门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等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利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1月至9月,神木法院已执行终结案件555件,结案总标的额2.77亿元,其中执行终结民间借贷案件414件,执行标的额达2.52亿元。

法律与监管的双重空白

政府亡羊补牢之举,或许能够让神木逐渐复苏,但丧失了信用基础的民间信贷,是否能健康复活,还有待观察。

对于民间借贷,温州商人也许有更多的发言权。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