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陕西神木民间借贷暴富“神话”崩盘始末(10)

2019-03-25 20:53来源:互联网关注:198作者:蒙多

  1986年,她进入神木县信用联社(神木县农商行前身)大柳塔分社,从基层信贷员做起。因工作业绩突出,2004年成为神木县农商行兴城支行行长。经过多年的经营,已成为拥有房产、煤矿、酒店、购物广场的“女强人”。

  2006年后,煤矿收益呈几何级数增长,吸引大量“闲钱”加入。神木的民间借贷随之兴起。龚爱爱也加入其中,她的吸、放贷款是神木典型的操作模式——从民间吸收闲散资金再转手放高利贷。

  据多名知情人士称,龚爱爱在其控股的爱丽莎购物广场开设一家典当行,以2分至2.5分的月息从民间吸收资本,再转手以3分至3.5分的月息放贷出去,赚取其中的差额利润。

  神木有数百个非正规的典当行,龚爱爱的典当行也没有注册登记。但雄厚的资金和素有能力的形象,“令大家都抢着借钱给她”。

  而在2012年,多数典当行的资金断裂,放出的贷款无法收回。龚爱爱也遭遇这一命运,她无法偿还借贷来的资金。龚爱爱的一位生意合伙人称,龚的典当行涉及资金30多亿元。

  当地许多人的说法是:债主们讨不到钱,于是发网帖举报。“房姐”随之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2013年1月17日,被曝在京有20余套房总价近10亿。1月24日,公安部成立工作组核查“房姐”户口问题 .2013年1月31日,北京警方证实,“房姐”龚爱爱在北京拥有41套住房,共9666.9平米,及奥迪轿车一辆。

  2013年2月3日,在消失了19天之后,“房姐”龚爱爱选择在北京投案。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她41套房产成为网络焦点。

  2013年2月3日龚爱爱在北京被专案组抓获,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律师分析至少判三年。

  而在龚爱爱的老家神木县,拥有数个户口、大量房产并不罕见。当地人投资的房产遍布全国。此外,煤炭业投资也是资金的主要流向。

  支撑这一庞大投资业的,是渗透神木各个角落的民间借贷体系,龚爱爱也是借贷链条上的“一环”。

  和几乎所有的神木富人一样,龚爱爱的致富历程,与这座城市的几年间财富的迅速扩张息息相关。

  神木人享尽了煤炭资源带来的红利,承包煤矿或者煤矿入股,致富速度惊人。龚爱爱也搭上了顺风车。2004年,她任县农商行兴城支行行长时,恰逢煤矿井喷式发展,在迫切需要资金的煤老板眼里,掌握放贷权的龚爱爱简直是“财神爷”。

  商人贺国桢介绍,当时的“行规”是贷款要给银行工作人员回扣,比如贷款500万就得拿出煤矿100万元的股本给贷款人作为“回报”。就在当行长的第一年,龚爱爱通过其哥哥龚子胜作为其代理人入股大砭窑煤矿1500万元。

  这种融资方式兴起的动力,是投资煤炭业的高额回报,老板们渴望进一步投资。但从农商行和商业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成功率低。

  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将投资机会较少的普通人手中的游资汇集起来,供给大老板。

  在这些吸贷转贷的人中,神木县城内最受人信赖的是龚爱爱,商人乔秀峰、王文明以及张孝昌等人。

  民间借贷除了从个人手中吸收闲置游资,还有大量资金来自银行。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

  有接近龚爱爱的人士称,龚爱爱用假名买下商铺、房产,抵押给银行,获得银行贷款后再通过自己的典当行放债,或运作新的融资项目。

  总结

  煤炭给神木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危机。神木快速暴富,奠基于煤炭价格持续而快速的上涨,但也离不开民间借贷的助推加速。正是由于煤炭行业的暴利,容纳了神木的高息民间借贷。由于过分依靠煤炭经济的单一经济模式,在煤炭行业不景气,利润大幅下降,投资无法收回,遍地开花的借贷公司的助推作用不容忽视,而当地政府“小额信贷公司”监管不利……从而导致悲剧上演。

  然而,神木县如此庞大的的民间借贷危机并不是一个难以察觉的暗礁。神木县政府对当地民间资金的流向有所察觉,并且知道那是一块危险的区域。但事实上,警报从未拉响背后的动因也值得推敲。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