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现场,主持人陈伟鸿曾问他:“2013年8月20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发出了一个警告说,白凤丸、发宝、牛黄解毒片,部分未经许可的中药当中含有过量的铅、汞等超标的元素,怎么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这些病人相信中药从成分上,它就是值得你信任的?”
秦玉峰说:“实际上中医药的源头都在种植业、养殖业上,天然的成分更多一些。在十几年前有我们也碰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有一次出口到日本、韩国的产品退回来了,查来查去,发现就是原料的问题——我们阿胶上要印字,那个红印用的朱砂。朱砂是一种重金属,汞含量因此就超标。我们要走出去,要和国际接轨,就选用可食用的红色物质替代。现在我们出口韩国、日本时根本不存在这种困惑,其中出口日本的产品阿胶,842种检测,包括重金属、农残都是零检出。我们在十几年前把这道难题给解决了。”
对于秦玉峰来说,中药不单单是个产业,而是一种文化。他一直觉得,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条血脉。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纠缠在“文化营销”、“营销文化”和“文化体验”的逻辑里不能自拔。他对此着迷,又有清醒的认知。
秦玉峰在《大众日报》有个专栏,叫“第一等事”。专栏名称来自王阳明幼年时振聋发聩之问:“何为第一等事?”他在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
很多人认为,“文化营销”是一种手段,文化是工具,营销是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东阿阿胶的经营业绩。这种观点大多来自分析师和财经媒体。但我始终认为,尽管“东阿阿胶”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在推进“文化营销”,但“文化营销”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营销,而是为了文化,是为了提升中医药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唤醒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站在“东阿阿胶”的立场上思考,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着“文化营销”的策略推进。什么是文化营销?就是通过阿胶文化的普及,使人们了解阿胶、了解传统医药文化、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家。这是“东阿阿胶”的“我从哪里来”。
过去十多年里,“东阿阿胶”在“文化营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模式和载体,通过场景再现、讲述中国故事等模式,努力唤醒民众对中医药文明的记忆。我们在《甄嬛传》和《女医明妃传》中的的植入,已经使“东阿阿胶”深入人心。
其实这种模式,我们得向韩国人学习。通过《大长今》和《医道》两部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电视剧,韩国人成功推广了其民族医学,使许浚的《东医宝鉴》深入人心,成为了朝鲜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文化自信的来源。
“东阿阿胶”进行这种影视剧植入,目的是为了走向世界,成为国家名片,而不仅仅是为了国内市场。随着《甄嬛传》等优秀影视产片的走出国门,我们未雨绸缪的行动现在已初见成效。
在“文化营销”上,我们也采用了一些“名人代言”模式(三千年历史上无数文化名流都是“东阿阿胶”代言人)、“中医外交”模式、“体育营销”模式、“节日仪式”模式等方式,普及阿胶的功能与文化记忆,构筑文化复兴通路。
在秦玉峰看来,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也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局部之一,更是经过了数千年时间检验的科学。
“中医药是经验科学的产物,也是经验科学的实证。经验科学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研究的方法以归纳法为主。早期的科学,尤其是化学,大都属于经验科学。中医药的科学性是通过大量的病例形成的,代代相传,形成了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功效和现象是今天的理论科学所无法解释的,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去探索、去解释。”
很多科学家、工程师都对中医药情有独钟。“商业人物”在采访中也曾发现,搜狗CEO王小川先生就是位中医药迷。他认为科学不仅仅是验证已知的工具,更是探索未知的方法。
秦玉峰认为,作为中医药从业者,应该更努力地使用理论科学的方法去探索中医药的未知部分,而不是妄自菲薄,用已知去解释未知、否定未知。在他看来, “文化营销”也好,“营销文化”也好,就是把中医药已知的部分呈现给世界,并且努力探索中医药的未知,使其变得可理解、可接受、可量化、可实证。这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门槛,也是他们这代中医药人的集体使命。
量化之旅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国美回应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将严查违规...
央视2016年315晚会今日举行,晚会曝光了网购刷单内幕。央视315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不害怕麻风病 山东姑娘4年前带一家人到广西当志愿者,正月初八,你回来上班没有?有人可能...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提到补钙,大多人想到的是牛奶或钙片,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家常菜也是补钙高手。或许这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