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海南制糖业连年亏损探究:生产方式与观念落后(2)

2019-06-20 19:17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这几年东方糖厂根本‘吃不饱’,上榨季我们消化了40万吨原料甘蔗,估计新榨季只能获得25万吨的供应量。”张坚解释,这是因为东方市的甘蔗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1万亩猛降至今年的6.7万亩了,几乎减少一半。

  上述不愿具名的种植大户许老板说,由于行情低迷,新榨季他只好将甘蔗种植面积减至700亩。

  “蔗、糖均大幅减产,蔗农基本无利,糖厂亏损巨大,海南制糖业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王达洲说。

  探因

  为何这般苦?

  “19世纪的种植模式、20世纪的制糖工业生产模式、21世纪的流通模式。”8月22日在海口召开的海南省制糖行业2014/2015榨季保增长工作会上,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闫卫民一针见血道破海南甘蔗制糖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各自为战,集约化程度不高

  省工信厅副厅长廖强说,海南种植甘蔗的条件是全国最好的,单产和糖份潜力都是全国最高的,尤其是西部的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等地,蔗糖产业不愧为“金饭碗”。

  “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甘蔗生产一直都是零星分散的,基本上仍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着甘蔗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推广。”廖强说。

  上榨季我省甘蔗工业亩产量平均3.77吨,同比下降0.99吨,减幅达20.80%。全省平均白砂糖一级品率仅70.52%,同比下降2.41%(连续三个榨季下降)。

  三四十年前的设备还在用

  海南制糖工业生产模式的现状也让业界汗颜。

  “海南糖厂的设备大部分都比较陈旧,尤其是动力和制炼车间,一些三四十年前的设备还在使用。有的设备即使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但仍然很落后,生产技术的落后突出表现在糖分总回收率一般要比广西低2%左右。”廖强说。

  李京说,海南制糖企业平均产能仅有0.25万吨/日,规模过小加之技术装备落后、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单一而粗糙,导致制糖生产成本无法下降、食糖价格无法提高,产品销路不畅,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低。

  进口和走私食糖增多

  同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也在困扰甘蔗种植业。“现在雇用工人砍甘蔗的价格是120元/天,装车价格至少要1500元,耕种前期的机耕费用四五百元,再包括两次施肥肥料费用500元,林林总总加起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海口石山镇安仁村蔗农老王说。

  “建省以后政府从未明确提出如何发展蔗糖产业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都没有把甘蔗生产和制糖生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蔗糖产业产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无人主持解决。”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层面对蔗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够,也是导致产业难以冲破困境的重要因素。

  外部环境方面,近三年来进口和走私进来的食糖日益增加,导致我国的食糖出现虚假的“供大于求”现象,致使糖价从7800元/吨持续大跌至当前的4500元/吨左右,制糖业出现全国性巨额亏损。

  内外交困之下,海南蔗糖产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出路

  五举措可望迎来行业转机

  我省种植甘蔗的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和旅游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农业商品率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也是干旱缺水、起伏不平的丘陵山区。食糖税收是产糖市县不可或缺的税率很高的税源。

  深陷重重危机的海南甘蔗制糖业,出路究竟在何方?

  1

  推广良种良苗及种植新技术

  首先,我省甘蔗品种退化严重,而推广良种良苗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益,故甘蔗良种良苗的培育推广是基础与前提。

  海南省甘蔗学会理事长杨本鹏是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对于当前海南甘蔗种植技术和水平,他唏嘘不已。“一个简单的蔗田深耕技术,全省推广率不到30%,而广西、广东等产区却达到70%;甘蔗‘双芽苗’种植技术,30年前就被证实有效,但我省近几年才推广开来,比外省产区晚了十几年。”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