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舌尖上的礼仪 历史中的味道

2019-05-29 17:0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解读“老南昌”食俗文化密码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伴随人一生,它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尤其是在重大节日,吃什么?怎么吃?其实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舌尖上的礼仪,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习惯,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结婚时必吃全鸡、全鸭、全鱼和蹄花,大年三十“四盘两碗”,老人做寿要邀亲友吃寿面……民俗是文化的根。透过传统食俗的礼仪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南昌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饮食之礼,圣贤所贵,以奉君子,以亲宗族”,每一种食物背后,都彰显着本土饮食文化的特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老人做寿要邀亲友吃寿面

    做寿在中国人看来是件大事,在南昌女儿、女婿的礼物最丰厚,有寿糕(寓意“寿高”)、寿面、寿饼等,其他亲友则赠送寿果等礼物,还要贺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添福添寿”等的祝语。做寿当日,宾客满堂,主人邀亲戚朋友先吃寿面,后吃寿宴,以示客人可以添寿。 寿宴上一般都有红烧肉、红烧鲤鱼等菜式,还有寿糕、寿饼、寿面,寿饼上贴着“喜”字。

    在过去南昌人的寿宴上,盘子的数量都大有学问,十二个盘子表示祝福老人高寿;九个盘子寓意着长长久久。盘子放不下可以叠起来,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长。值得一提的是,南昌人读“面”与“命”谐音,所以不管是谁家老人做寿,都要给来客敬上一大碗长寿面,以示同寿,即使是左邻右舍,主人也要送去一碗,以表和睦之意。

    南昌还有给孩子做“喜三”、“满月”、“周岁”、“十周岁”的习俗。做“喜三”是指孩子出生第三天行洗儿礼,俗称“办三朝”。 外公外婆家要送母鸡、鸡蛋、面条、黑芝麻,其他亲友送鸡、蛋等。孩子周岁过后,每逢生日要让孩子吃鸡蛋或面,称为“过生日”。“一般煮三个鸡蛋和一碗面,表示孩子长大后‘连中三元’、‘长命百岁’。”南昌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说。当孩子九周岁时,父母按照做九不做十的习俗,办酒席宴请外祖母和至亲好友。在梅联华看来,民俗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载体,这些舌尖上的礼仪都是民俗的体现,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寄托。

    “四盘两碗”是年夜饭“标配”

    春节食俗也是礼仪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南昌就有很特别的食俗。据梅联华介绍,除夕夜准备的晚餐,南昌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等。旧时南昌人吃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夜饭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老南昌”大年三十年夜饭的标准制式为“四盘两碗”,寓意“六六大顺”。“四盘”是指红烧鲤鱼、炒和菜、蹄花和小白菜心,“两碗”是指鸡汤和糊羹。其中,红烧鲤鱼当天是不吃的,南昌人相信,鲤鱼能把人们在饭桌上许下的心愿带到“龙王”那里并寓意“年年有余”。

    “四盘两碗”并非一成不变。就菜品而言,“四盘两碗”还有一些其他版本,比如红烧鱼、豆腐条烧鸡、炒节节高、炒青菜、牛肉炒米粉、炒年糕;就数量而言,也有人家年夜饭吃十个菜,讲究一点的甚至有十八个菜,这十八个菜中,炒青菜、炒年糕、红烧全鱼、炒米粉、和菜、八宝饭、糊羹是不可少的。“除旧迎新,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梅联华说道。

    大年初一要吃青菜年糕

    旧时南昌,大年初一的早餐“作兴”吃青菜煮年糕、青菜水泡饭以及面点,“这寓意‘青青吉吉’,生活‘年年高’。”春节吃年糕是南昌人的风俗之一,寓意“年年高”。 大年初二,人们开始走亲戚拜年,家家备有新年果盘,盘中装有糖果、花生、瓜子、水果等,有的装有橘子、荔干、桂圆,谐取“吉利”之意。款待上门拜年的来客,要敬上有红枣和青果的元宝茶。

    正月初七,南昌人称其为“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南昌人非常重视这一天,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做丰盛的酒宴招待亲朋,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还会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糊羹”也叫七菜羹,南昌有甜咸两种做法,咸的配菜是白萝卜、芥蓝、菜心、大芥菜、春菜、大蒜和芹菜,而甜的则是大芥菜、香菜、菜心、芹菜和芥蓝等食用的蔬菜用油爆炒,然后加入酱料和糖调味。这几种菜都有特殊的含义,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春菜代表生机、大芥菜代表新春发大财。七菜羹是不允许倒掉的,否则就会倒掉福气。另外,七菜羹还能够缓解油腻。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