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图为:二十余年的陪伴,赵莹与不少病友成了朋友
文/本报记者肖清清 通讯员郑卫 图/本报记者刘蔚丹
不敢想象,从19岁到42岁,她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在令人望而生畏的“麻风村”里工作。
难以置信,来这里工作的人,每隔三五年都会轮岗离开,但她却坚守在此,20多年不曾离开,服侍100多名手脚残断、鼻塌眼瞎的孤老。
她叫赵莹,是武汉市皮肤病防治所下属武汉麻风防治中心的护士长。她是当下江城麻风病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坚守岗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人。
瞒着家人走进“麻风村”
在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杨珞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小村落,当地人称它为“麻风村”。
这里其实是武汉市皮肤病防治所下属的一个住院部,居住着100多名不幸的老人,他们都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患过麻风病,目前由国家集中供养。准确地说,他们应该称为麻风病康复者,已没有传染性,但因麻风病留下的面部畸形和肢体残疾,让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进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从1994年起,麻风病已可防可治不可怕。所以,这里也就成了武汉市最后的“麻风村”。
1990年,19岁的赵莹从护校毕业,被分配到这个“麻风村”里工作。当时,从未见过麻风病人的赵莹,感到十分恐惧。但看着这些老人在孤独中度过余生,赵莹又觉得他们非常可怜。渐渐地,她也喜欢和病人聊天。病人们看到年轻漂亮的护士不拿他们当“异类”,感到非常开心。
刚开始,赵莹都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在麻风村工作。最后得知实情的父母,一听到“麻风”两个字就感到害怕,极力劝说赵莹调动工作。
之后,赵莹的确轮转到汉口的本部做了两年护士长,但再一次轮回到麻风住院部后,赵莹就选择了长期留下来:“我跟很多病人都有感情了,总是要有人回来照顾他们,不如我就"驻守"这里吧。”
逆境中心手相连
用零距离消融患者苦痛
这100余名麻风病人的平均年龄达到70岁,很多人的麻风病已经治好,但是时常会发作老年性疾病。
病人生了病,要送出去治疗,也并非易事。且不说是普通人,即使是医护人员,也有不了解麻风病、存在歧视的情形发生。赵莹回忆说,以前有一个病人突然心梗发作,需要尽快送到综合医院去抢救,住院病区的主任联系车辆前来接送,人家一看是接麻风病人,立刻就要掉头走,后来主任和她几乎要给司机跪下,护士们都在求情,终于让司机勉强同意送病人。还有很多次,医院一听说是麻风病人,都避之不及地往外推。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卫生局为麻风病人指定了武汉市三医院作为定点转诊治疗医院,麻风病人治疗其他疾病终于有了着落。
赵莹说,看到病人受歧视,自己心里不好受,但其实治疗麻风病人的医生护士也经常受“歧视”,家人跟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也往往隐去麻风病区,只说在皮防所工作。这样“见不得人”的感受,让她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心情。因此,面对病人时,她会尽量选择让病人感到最没有距离的方式。
收获信任和感动
愿陪孤老们度过最后时光
在与世隔绝的麻风病区住了几十年,病人缺少与外界的联系,诊治医生和护士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有一段时间,赵莹每次周末回家都要出去买一大堆东西,比如罐头、香肠、毛巾、针线等,再一一交到病人手中,就像给邻居带东西一样自然,亲亲热热的几句寒暄、握握手,就为让这些老人感到心里舒坦,因为她没有把他们当病人看。
赵莹说,每次做完治疗,一些能够自主活动的病人总是会主动帮护士做一些收尾、清洁工作,好让医生护士早点去吃饭。病人自己种的蔬菜、莲蓬,也经常送给医护人员。“每当接到他们的礼物,我都会很乐意地收下,因为这是彼此信任的心意。”
赵莹说:“和这些病人相处几十年,看他们日渐高龄,有病人陆续离世,经常也让人伤感难过。但是,我还是想护送这些病人,陪伴他们走好人生中最后的时光。”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美味菜肴具备的特征,而作为食材或者说种子的黑皮花生却俨然已经具备了...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发病没那么“突然”,脑溢血有6大征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发病...
什么样的苹果醋减肥才好。减肥常喝苹果醋危害不可忽视尽管苹果醋有很多好处,但它确实对...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上次发布了《在家留24小时尿最全方法》之后,有肾友问道,他每次留尿都放防腐剂,有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