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张平宜 用爱洗去麻风烙印

2019-03-24 04:29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张平宜 用爱洗去麻风烙印

张平宜,台湾云林人,曾是《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0年,她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2011年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称号;2012年获评央视“2011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张平宜十几年前初上凉山的旧照,她在书里说:我从台湾来,从来没有想过要“感动中国”。也因为我从台湾来,在大陆偏乡从事麻风村希望工程,不管在台湾或是大陆,我都是“夹缝人”,所以,远离名利,低调行事,是我过去十年来的心情写照。摄影:林国彰

张平宜 用爱洗去麻风烙印

十几年前麻风康复村的孩子们

原标题:张平宜 用爱洗去麻风烙印

“我们经常抱怨这个社会没有底线,道德堕落,但是通过张平宜,我们可以感觉到世界上充满温暖”

人们认识张平宜,是在“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

那年,一条关于她的微博被疯转达数万次:“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来到四川僻壤山坳,献身麻风村教育。朋友们不能理解:这个疯子为何要吃这样的苦。她说,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孩子,无法掉头离去。”

十余年来,在台湾和凉山彝族自治区越西县大营盘之间,张平宜往来穿梭不下百次。去年年底,她的纪实随笔集《触:台湾娘子上凉山》在大陆出版,“记录自己10年来奔走大凉山,为一群麻风村孩子争权益求教育的过往。”

作家阿来去过大营盘,被张平宜的事迹深深感动:“一位有如特蕾莎修女般爱心的女士,十几年如一日把无私的爱撒播在蜀地的一个角落。读《触》,与她一起触摸你不曾触摸的世界,或许还可以找到触动你心灵深处的那一丝丝酸与痛。”

作家阎连科也是《触》的最早读者之一,他说这本书自己连续看了四五小时,有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有时气得双手发抖,他惊讶地发现,这世上还有“崇高”存在。“我们经常抱怨这个社会没有底线,道德堕落,但是通过张平宜,我们可以感觉到世界上充满温暖。”

《触》出版至今,张平宜在全国多城连续举办读者见面会,目的只有一个:请大家买她的书。她设想,如果卖掉30万本书,就有100万元版税。按照有关规定,100万元可以申请挂靠在慈善基金下的一个项目,到时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筹款,继续麻风康复村孩子的教育事业。“2014年,我想借这本书为自己找一个合法、合理的身份。希望大家都来买这本书,少吃一碗面吧,无论在书店或网上都可以买,帮我的目标早日实现。”

在沪宣传新书期间,张平宜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春寒料峭中,这位“台湾娘子”裹着鲜丽的大披肩迎风走来,精致的妆容、香奈儿5号的气息,以及她特意挑选的咖啡馆,都显示着都市女性的审美品味。她坦言自己生活中就是很小资的:“其实我在‘感动中国(人物)’里也没什么,但我可以穿出自己。我那时上台领奖,穿日本小洋装,我最爱的桃红色,他们就讲会不会太时髦,意思要穿得素朴,最好是解放装吗?这些人真是大惊小怪,说我的袜子都是洞洞,它是网袜嘛!他们说从来没人领奖穿那样,我说,喔,那总要有第一个啊!”

“可是我不懂,嫣然基金穿得那么华丽,为什么大家可以接受?那时看到他们盖儿童医院,盖得豪华极致,六星级享受,我就觉得,啊!怎么会这样?其实你就实际些就好了。最主要是因为他钱太多,政府有规定,这种基金会每年要耗掉70%的资产,不能累计资产,他必须要耗掉非常多的资源,耗不掉的话,肯定有很多其他方式在规避。这是个问题。我觉得他们也想要做点事,但没想到钱来得这么容易,其实看到大家愿意做公益的动机是好的,但做了很多事之后你怎么做到不忘初衷?我觉得很难,这对每一个做公益的人来说都是考验。”

从“新闻界女斗士”到“麻风特务一号”

张平宜称自己是个“热情又固执的金牛座女人”。她生于台湾中南部云林的公务员家庭,早年在台师大修学社教,回家乡中学执教一年后转战新闻界,曾任《时报周刊》、《中国时报》记者,12年的职业生涯中,凭借作品《台湾艾滋病防治经验》、《终战五十年省思日本三大反人道罪行》,先后获得台湾新闻界最高荣誉“吴舜文新闻奖”和“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