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纪实】“麻风病村”最后的坚守者(3)

2019-03-19 04:17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我们刚到医院门口,远远就看到他的爱人正忙着晒谷子。她见有陌生人来,稍微抬起头和我们打了招呼,显得有些腼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纯朴的农村妇女。李医生说,自从结婚以来,勤快的妻子总是忙里忙处,这给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病房里需要一个勤杂工帮忙煮饭、洗地板等工作,请了很多外面的人,但没有一个愿意到这里来,最终,也是爱人动员自己的伯父,好说歹说地来顶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缺。

“李医生来的时候还很年轻,他一点都不嫌弃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总是耐心细心地照顾我们。每次他出门,都会打电话过来关心我们,还会给我们买东西,真是比我们的亲人还亲。”真心换真心,十几年来,李云华的付出换来了麻风病康复者们的交口称赞。

他们感激地说,李云华总是随叫随到,有时候遇到脾气大、无理取闹的人,他也不放在心里,总是笑呵呵的,一如既往照顾他们。有些老人在麻风村去世了,家人连看都不看一眼,李云华却一点都不忌讳,亲自给老人穿衣,帮忙办丧事,尽心尽力。“我们已经离不开李医生了,如果他不在这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困难。”麻风村里仅剩的12个老人坦言已离不开李云华。

“现在已经不想走了,同事关系融洽,领导没有架子有求必应,家又安在这了,儿子也在南京读大学了,不想走了。”再一次提及离开的问题,李云华连说“不想走了”。家人、同事的关爱,加上与康复者关系的日益改善、亲近,如今李云华已完全融入麻风村。“即使我走了,也一定会有更好的医生来这里继续工作,但只要我还能工作一天,就会尽力做好,能做多少是多少。现在不会想太多,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现在就希望能做好工作,还有,尽量不让康复者受到打扰。”

【纪实】“麻风病村”最后的坚守者

五、一种甘于寂寞、不辱使命的信念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二十四年来,李云华远离城市里绚烂的霓虹灯,忍住寂寞,无视他人异样的眼光,尽心尽力地照顾麻风病康复者们。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风村这个时代产物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李云华也成了这个最后村落的最后守护者。

既然留下来了,就要好好生活。初来乍到的李云华,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适应艰苦的居住环境。

“碰上台风密集的季节,曾经有一个月,停电停了二十多天。”李云华微仰着头,在脑中数着停电的天数。没电的时候,他要用旧炉子生火烧水、煮泡面,如果碰上台风天,整个礼拜都得吃泡面。

那时候,李云华只有一辆自行车,去一趟市区的疾控中心,要在泥泞的山路骑两个多小时。早早吃过午饭出门,载着两箱重达几十斤重的药品回来,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现在想想,都不知道那时是怎么过来的,很艰难。”李云华说完,摸着自己的光头,憨厚地笑了。

不止停电,每逢下雨,李云华就要在屋子里摆放几个脸盆、铁桶,接从屋顶漏下来的雨水,还要担心裸露在外的电线会不会着火,还有那摇摇欲坠的房梁,是否会因为狂风暴雨而倒塌。

“我还在屋里遇见过一条9斤大蟒蛇呢。”李云华说,“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午睡,猛然听到屋内有‘嗖嗖’的声音,但没听到人声,起床一瞧,竟是一条大蟒蛇正往厨房里爬去,着实把我吓呆了。”李云华住的屋子,后面就是山,前面是空地,可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的妻子说,每当李云华到外地办事,无法回家过夜,她总是很早就把院门锁上,躲在被窝里,荒芜的环境让她觉得胆战心惊。

只身驻扎在麻风村的李云华,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孤独而寂寞,没有人诉说心事,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打发时间,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几年。

相比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工作对李云华来说,显得更加艰难。

“不会说闽南话,那你来干什么?”这是刚到康复点的李云华收到了第一份见面礼。如果说留守的乡村教师是苦的,起码他们还受到当地村民和学生的欢迎,然而,听不懂、不会说闽南话的李云华一出场,没有掌声,有的只是不理解的抗拒。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