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青岛各届回忆50年代学雷锋 不流于形式真心助人(3)

2019-03-18 11:12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不光是我们学生们唱雷锋歌,就是村里的成人们,在生产队劳作休息时也要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刁世瑜告诉记者,虽然当年村里的教室非常简陋:两间土房子,湿泥糊的黑板,土砖垒就的桌椅,没有窗,只有门,但是当他听到老师讲雷锋在部队上艰苦朴素的事迹时,他和同学们很受鼓舞,因此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士兵。

  上世纪70年代,刁世瑜去县里知青农场种稻子,“那时,学雷锋要求听领导的话,干一行爱一行。”因为栽植田间管理用心,高产的水稻收成让他颇感自豪,学雷锋学出了好成绩。

  “虽然回想起来有可笑之处,但是当年大家不做坏事,不骂人、不打架、不做偷鸡摸狗的事,这种风气还是值得提倡的。”刁世瑜笑着说。

  不学雷锋食不甘

  ●侯淑媛 60岁原国棉七厂退休工人

  上世纪70年代,侯淑媛在国棉七厂做纺织工时,长自己一辈、也是纺织女工的市劳模夏云芳常对年轻人说:要做个优秀的纺织工人,就要让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发扬光大。

  那时,一接班,女工们就在织布机前来回穿梭,一个班下来,相当于走出几十里路。上夜班干到天快亮时,一合眼站着就能睡着,就用嚼干辣椒的方法驱散睡魔——她们要像雷锋一样,做织布机上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侯淑媛回忆说:那时,不学雷锋就感觉“吃不好,睡不香”。因此,只要班长说起哪个同事生病,或哪位军烈属家里有困难,这帮姐妹们一下班就脱下围裙、摘下帽子,叠几下塞进口袋,直奔同事家或军烈属家。

  侯淑媛至今记着雷锋日记的内容,工作时,雷锋的话激励着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纺织女工;退休后,又鼓励着她在社区发挥余热。

  雷锋精神真善美

  ●周江波 53岁市交警支队宣传处处长

  在 “60后”周江波的眼里,“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

  周江波回忆中学生活,每天上课前要喊口号,上课时老师会讲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校墙上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内容。“放学后,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大家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那种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种精神也已融入我们的思想里,时时体现在行动中。”周江波说,平日里,看到有人拉车上坡就主动上前推车,看到老人过马路毫不犹豫地过去扶着,看到年纪大或身体不方便的乘客就自觉让座。“毫不夸张地说,雷锋精神塑造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