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内容

特别关注:“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

2019-03-30 14:51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2005)》(二)  

 
    2006年03月02日07:45   【字号 】【留言】【论坛】【】【】
 
 【编者】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继续对一些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2005)》。报告共分析了8种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如“韩剧”热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网络自拍”解读、NONO族:让简约成为时尚、网络moder群体透视、LANparty现象:玩的就是心跳、青少年“街球”时尚:我为球狂、Cosplay活动的文化性与商业性探析等。这些报告通过人民网理论频道首发,今天推出的为第二部分:“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  

  链接:“韩剧”热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网络同居”热的出现  

  “网络同居”是指在网络上虚拟同居,即两个网友,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互相同意之后,在一间虚拟套房内,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它起源于台湾一家女性网站推出的“同居理想国”游戏,传到内地后大热。

  一是参加人数众多,身份庞杂。2004年,国内参加“网络同居”的人约有10万左右。2005年,上海的“爱情公寓”创办仅一个月,入住用户已有10万(据2005年8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参加者年龄跨度大,下至十岁、上至四五十岁。以20岁至25岁的女性和大学生居多,其中不乏已婚的知识型人士。

  二是服务社区遍地开花。目前,具备“网络同居”平台功能的网站有几十家,每家人数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其中“网上人家”和“第九城市”两家的人最多。

  三是呈现多功能化趋势。集聊天、游戏、上传照片、语音对话、发邮件、社区活动为一体,可像BBS那样灌水,像QQ那样聊天交友,像blog那样发表心情日记。

“网络同居”的特征  

  “网络同居”是一种网络游戏,属于角色扮演类(RPG)和模拟类(MMOSG),建立在特有的网络平台上,具有与现实同居不同的特性。

  一是虚拟性与真实性并存。虚拟技术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代表。“网络同居”利用电脑和传感器模拟现实婚姻情景,使人体验到与现实无异的感觉并做出真切反应。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虚拟同居中的生存方式和交流模式是现实同居的翻版:网络结婚像模像样,“求爱”、“登记结婚”、“领取大红结婚证”、“布置新家”、“发喜帖”、“办喜宴”、“拜天地”、“闹洞房”;网络居家有滋有味,“挣钱养家”、“操持家务”、“过小日子”、“自己生育”或“领养孩子”;业余生活有声有色,“浇灌花园”、“饲养宠物”、“串门”、“走亲戚”、“参加家居装潢比赛”;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可以“离婚”,若遇到情投意合的,可以“再婚”。“网络同居”的虚拟性体现在虚拟身份和虚拟情景上,它是一种假设的非现实性行为,尽管参与者以真实身份进入互联网,但是以虚拟身份和他人进行交流,反映真实的精神状态,“网络同居”吸引人和危险处均在于此。

  二是超越时空带来神秘性和新鲜感。网络是一种更广、更快、更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工具和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手段,突破时空和地域限制,超越文化,不论民族、等级、年龄、性别、职业、经历,迅捷方便地交流思想情感,交换信息、商品和服务。网缘成为比血缘、业缘、学缘、地缘范围更广的社会关系模式,扩展了交往范围,丰富了人际互动方式。

  三是匿名性营造了更大、更隐蔽的隐形空间。“网络同居”上交往基本情况不公开,因此人际交往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可塑性,参与者可以去掉现实中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东西,自行决定身份,重新建构自我,凭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想要的爱情,有着极为广阔的表演舞台。

  四是心理体验为主。数字化空间是虚无的,无法满足生存的物质性需求。网上的“家”,随时都可能销声匿迹,留给大家的是构建临时网络共同体带来的心理归属感,网络化情感应运而生。

  五是可以享受自由、平等、兼容、开放和共享的网络精神。“网络同居”是基于当今网络文化的产物,体现了大家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切合当今个性化的社会情感表达方式。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布局和影响不复存在,话语权、自主决定权、表演权人人拥有,人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各类信息。

“网络同居”的心态分析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