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白鹿原头信马行 文坛殇别陈忠实

2019-03-14 18:1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原标题:白鹿原头信马行 文坛殇别忠实

本报记者 吴梦琳

4月29日7时45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忠实,因病抢救无效,在西安去世,享年74岁。他凭借《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面世20余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改编成话剧、舞台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陈忠实离世引发四川作家缅怀,他与四川渊源颇深,生前曾多次到川,与川内不少文化名人结为好友。“他的读者不会因为他的逝去而忘记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白鹿原》也永远不会被遗忘。”陈忠实的好友之一,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说。

生前曾多次来川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高中毕业,先后做过乡村小学、中学教师和区、乡干部长达20年,后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为一名陕西籍作家,陈忠实与相邻的四川缘分颇深,生前曾多次来川造访。

1997年5月,诗人孙静轩在四川主持举办了一次盛大笔会,当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与唐达成、汪曾祺、邵燕祥等一大批著名作家、诗人,来川参会。

2005年10月,陈忠实等一批作家应邀参加“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四川行”活动,陈忠实在剑门关即兴作诗:“我入剑门不骑驴。”在参观皇泽寺博物馆时,陈忠实欣然接受博物馆请求,书写下同行作家熊召政顺口而出的“皇泽寺紫色西去,唐长安天花乱坠。”在参观三星堆遗址时,陈忠实还称三星堆超乎现代人的想象,是伟大的杰作,并写下感叹:“我对先民的伟大创造不仅震撼,顶礼膜拜。”

也正是这次活动“牵线”,本报与陈忠实结缘,他当即口头授权副刊《天府周末》“原上草”发表他的作品。2015年10月9日,陈忠实还在“原上草”发表《我的文学生涯》,回顾自己的文化一生。

川籍好友沉痛悼念

川籍著名戏剧家、作家魏明伦是陈忠实的好朋友。魏明伦告诉记者,在成都大邑安仁小镇的魏明伦文学馆,古戏台的匾额“蜀籁亭”三个字就是陈忠实题写的。“2013年,他在西安写好了给我寄过来的。”魏明伦告诉记者,逢年过节,他都会给陈忠实发祝贺短信,有时会邀请他来四川。“陈忠实只会看短信不会发,他看到后就会给我打电话,每次都聊很久。”“陈忠实总是一口陕西话,他不是一个演说家,但是一位真正的作家。”魏明伦告诉记者,陈忠实为人不张扬,没什么口才,就是用作品说话,“用《白鹿原》这样划时代的著作来说话。”

我省著名作家阿来与陈忠实生前也有较多来往。“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家会交流一点关于文学的看法,对中国整个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有时候彼此会读对方新的文学作品,谈一谈感受。”阿来告诉记者,看到陈忠实去世的消息,“说意外也不意外,去年下半年就知道他生了病,还比较严重。”“陈忠实是一位非常诚恳、对文学非常认真的人,在现在这个比较浮躁的时代,他能坚持用心对待文学,所以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阿来说,《白鹿原》是当代文学经典,最杰出文学作品之一。“读者并不会随着他的逝去而遗忘他,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永远不会被遗忘。”

仍有作品将在川出版

去年8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陈忠实小说集《白鹿原纪事》面市,这是陈忠实“闭关”乡下潜心写作时期创作的作品。小说集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场白鹿原,用本色的地方语言描绘与《白鹿原》同一时期的故事,是对《白鹿原》思路的整理和另一种“注解”。

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孙学良告诉记者,今年初,出版社又与陈忠实签订了《白鹿原头信马行》出版协议,该书是陈忠实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从1998年到2007年期间的散文随笔,记录下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两本书,我与陈老先生有一些电话交流,他还给我写过信。”孙学良说:“我曾请他写一个自序,他回信说‘我现在身体不太好,但是会尽量写’。”在孙学良看来,陈忠实人如其名,特别真诚,很实在。“我给他发短信,他看到短信后会马上打电话过来,或者回复信件。陈老先生说话直接、简洁,但特别礼貌、客气。”孙学良告诉记者,《白鹿原头信马行》一直在等陈忠实作序,“现在希望能尽快出版,以悼念陈老先生。”

链接

白鹿原上的《白鹿原》

著名作家陈忠实大半生都是在西安灞河边的白鹿原上度过的。从读小学到当民办教师、在公社工作,后调至区文化局工作,他没离开过那片土地。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