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告别陈忠实:文学依然神圣

2019-03-13 17:0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本报记者记者李勇、杨一苗

  凭借《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9日在西安去世,享年74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自1993年问世以来,在海内外读者中持续保持着热度,累计发行超过500万册,形成了我国文坛少有的“《白鹿原》现象”。

视文学为生命

  面朝灞河,背靠白鹿原,西蒋村是关中平原上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座略显老旧的农家小院,这里就是陈忠实的老宅。与左邻右舍新盖起的二层楼房相比,陈家老宅显得颇为简陋。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却是小说《白鹿原》的诞生之地。

  生在农村、长在农家,历经几十年来我国乡村结构的剧烈变化,陈忠实选择了用笔来表达他所感知到的时代巨流。从学生时代写下第一篇小说,到1965年开始正式发表作品,再到以长篇小说《白鹿原》蜚声文坛,陈忠实的一生都与文学紧密相连。

  上世纪60年代,高考落榜后的陈忠实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今年65岁的陈养学当年曾是陈忠实的学生,他说:“陈老师对学生既关心又严格要求,那时农村孩子学习基础差,陈老师为了让我们学业跟得上,经常晚上给我们加班辅导。”

  虽然每日忙碌在三尺讲台上,但他心中的那团为文学而燃起的火焰却仍烧得炽热。评论家肖云儒是陈忠实的老朋友,肖云儒回忆,他与陈忠实因文学而相识于1963年。那时的肖云儒是一名青年学者,在西安举办了一次文化讲座,而陈忠实为了听到这次讲座,步行了几十里路从西蒋村赶到西安城区。随后,两人因文学而相识,并成为相知50余年的老友。

  后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这几个开始在陕西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成立了陕西最早的文学社“群木社”,寓意每个人都如一棵树,只有不断向上生长,才能成为一片森林。

  陈忠实一生倾注于文学,在《白鹿原》已享誉文学界之后,他更念念不忘为文学事业做些事情。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回忆,陈忠实为了鼓励在当代文学编辑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个人,自己出资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设立了“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2015年底,已经身患重病的陈忠实最后一次参加文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上,陈忠实说:“如果还有可能,我还会继续写下去。”在场的人无不唏嘘。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陈忠实把文学视为生命,这几十年来他以不朽的作品捍卫着文学的神圣。以他端严正大、忠厚率真的人格品格,成为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上非常耀眼的文化标识。

垫棺做枕之作

  在“群木社”中,路遥是最早结出硕果的那棵“树”。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路遥发表了一系列小说,特别是《人生》被改编成电影轰动全国,《平凡的世界》获得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这些都激励着陈忠实要在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

  评论家李星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构思和资料准备,陈忠实准备动笔写《白鹿原》。那时,长路遥几岁的陈忠实已经46岁,深怀创作梦想又深感时间紧迫,他说过要写一本可以“死后垫棺做枕”的书,就是要让《白鹿原》代表自己全部的文学梦想。

  《白鹿原》的创作艰辛却令人回味。陈忠实回到西蒋村的老屋开始写作。老屋简陋,一张小桌一个板凳就是他的工作台。老屋破旧,下雨天屋里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一写就是四年。

  陈忠实曾回忆起《白鹿原》全书完成的那天下午:放下笔,他一直往白鹿原上走,走到了天黑。他甚至不敢回屋去,突然没事可干了让他感到恐惧。那个晚上,陈忠实就一直坐在村子边的芦苇地里抽烟,想到这几年写《白鹿原》受的罪,想到这本书未知的命运,想到把妻子孩子留在城里,自己多年来没有尽过为夫为父的职责,他流下了眼泪。

  1992年,《白鹿原》创作完成,这部50万字的小说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具有史志意蕴和史诗风格。这些年来,《白鹿原》不仅获得了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还先后被翻译成法文、日文、韩文等多个语种,而且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是我国被改编最多的文学经典之一。《白鹿原》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人的30本书”,并在权威的“改革开放30年10部长篇小说”评选中名列第一。

  肖云儒说:“在《白鹿原》中,社会运动冲击着传统社会,人性解放冲击着传统观念。小说描述了半个世纪中传统社会的瓦解和新社会的酝酿和建立这一巨大变革。《白鹿原》的成功之处,在于陈忠实从中国社会信息最富集的村落生活中,全面反映了中国社会深刻的变革。”

扶植文学新人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