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生物钟都获得诺奖了,为啥我还是不推荐你吃褪

2019-03-06 20:26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原标题:生物钟都获得诺奖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推荐大家吃褪黑素?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这个节律在根本上控制了所有生物的昼夜生理周期,使之和太阳得以同步,并调节了包括体温激素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理过程——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你就告诉我这是不是说我失眠有救了?

对不起,还不能_(:з」∠)_

每年到诺奖,总会冒出一大堆牵强附会。这次我觉得与其等出来辟谣,还是先下手为强好了。 

1 人的器官是一直在工作的,并不会准时打卡上下班。凡是那种“几点的时候什么器官开始工作”的文章都可以直接关掉了。

2 生物节律确实会让一天里生理的各个侧面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但这个周期是“比上一次晚24小时”,而不是“每天准时几点”,不然你让全世界生活在别的时区的人怎么办啊?

3 熬夜对身体有害这没问题,毕竟一般人都是偶尔熬夜打破24小时周期。但如果你保持十分稳定的晚睡晚起风雨无阻,并且保证你睡觉时窗户不漏光,那其实是没事的,就相当于活在不同时区了呗。

4 其实我不想说这么多是因为这个基因和睡眠的联系是间接的:得奖的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是一套细胞内的蛋白机械,而睡眠是一个发生在器官和生物体层面的现象,以生物钟为基础但远比它更加复杂。

5 但还是不得不这么说毕竟睡眠问题离人太近了,乱七八糟商品也太多,肯定有一堆来搭车的人……一个个来吧,这次我们先把褪黑素给讲了。

褪黑素:是一个涉及睡眠调节的分子,和本次诺奖只有很间接的关系,只有微弱的助眠效果、只对倒时差等特定情况有用,副作用不大,市售产品监管不严,不是睡眠问题万灵药。

OK?

以下开始详解。

太长不看版

▪  褪黑素可能有点“微弱”的助眠效果。

▪  它只对倒时差等特定情况有用。

▪  它看起来副作用不大,但没人验证过长期用有多安全。

▪  市售产品监管不严,可能剂量过高。

▪  总之,睡眠问题应该首先找到原因,再决定怎么办。

人们总希望能有一种改善睡眠的完美药片——它让人们睡得更快,睡得更久,还没有副作用——然而,这还只能想想而已。

如果真有这样的神奇药片,那它能解决很多问题。在美国,就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睡眠不足。在最近一项调查中,CDC发现35%的美国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这是推荐的健康睡眠量下限)。

生物钟都获得诺奖了,为啥我还是不推荐你吃褪

图片来自:abc.net.au

良好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感觉神清气爽。科学界逐渐达成共识,认为好的睡眠能帮助我们对抗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在睡眠实验室里,那些睡眠周期被严重打乱的志愿者们仅仅3周就出现了提示糖尿病前期表现的血液检查结果。(如果你怀疑睡眠的重要性,那么听好:科学家们现在相信,睡眠-觉醒周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核心组织原则。即使小小的单细胞生物也有编码昼夜节律的基因:)

当然,市场上有很多助眠处方药。但遗憾的是,它们有时不那么有效,而且可能会有成瘾性和健康风险。因此,很多人宁愿走进药店,购买一种号称“安全纯天然”的替代品——它就是褪黑素。

与其他以“营养补充剂”标签上架的化学品不同,褪黑素背后还有一点科学证据支持。但和其他所有睡眠药物一样,它的故事没那么简单。

生物钟都获得诺奖了,为啥我还是不推荐你吃褪

褪黑素的化学结构。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什么是褪黑素? 褪黑素最早发现于1950年代,当时一个皮肤医学实验室认为它在皮肤色素沉着方面发挥着作用。研究人员们大量服用了这种新发现的化学物质,并希望能让皮肤变白。但结果,他们只是觉得昏昏欲睡。

最终科学家们意识到,褪黑素其实是一种向机体传达“夜晚”信号的激素。它分泌于松果体——大脑深处一个松果样的结构。

在19世纪60年代,迪克·沃特曼(Dick Wurtman)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发现,光线可以通过眼睛对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刺激,并控制褪黑素的释放。在白天,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在晚上,褪黑素分泌入血——除非我们暴露在亮光或蓝光之下,这些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释放,并让我们保持清醒。

当褪黑素入血后,它将作为“信使”产生作用。对于人类和其他昼行性动物,褪黑素会帮助机体做好休息的准备,并在夜间维持睡眠状态。

效果:阳性但“微弱”

在对褪黑素进行评估时,研究者希望了解以下问题:

它能让失眠人士更快入睡吗?

它是否帮助人们保持睡眠状态?

它能帮人适应新时区吗?

对于需要调整倒班的人它有无作用? 

以及,它能可靠地调整人体的生物钟吗?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