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记者 杨杰妮 怀化报道
10月下旬,虽已入深秋,但位于怀化市通道县西南部的
芋头侗寨依旧阳光炙热。61岁的杨枝光坐在椅子上,戴着眼镜,一手拿着笙斗,一手拿着工具,一点一点细致地挖出一个个的孔,一把芦笙就这样在他手中慢慢成型。对于他来说,每一把芦笙都是一件艺术品。
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也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算上今年,杨枝光制作芦笙已经有41个年头。
7岁就会吹奏芦笙,20岁开始学习做芦笙,只用了3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杨枝光注定这一生与芦笙为伴。
芦笙是侗族竹制吹管乐器,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片、箍等部件组成。芦笙制作没有设计图纸,全靠口传记忆,而且工艺复杂,需要灵巧的双手和灵敏的耳朵,精心制作,反复调试。
芦笙的定价,根据笙管的多少而定,“15根芦笙管就算很多了,要再多也可以,但越多就价钱越高。”
由于手艺出众,广西和贵州的侗族人也经常跑来请杨枝光做芦笙。“一年要做三百多把芦笙。民间用三管的多,一户一个,170元一把。一把龙头芦笙400元,一般表演用得多。”
芋头侗寨的侗家人户户都有芦笙,人人都会吹芦笙。
杨枝光说,以前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男生吹芦笙,女生就点着茶油灯来看男生侗服好不好。“以前没电话,也不认识,吹个芦笙就认识了。”
芦笙对于芋头侗寨人的重要性,从杨枝光落座的鼓楼上也能看得出。这座鼓楼有9层,密檐,攢尖,芦笙顶,故名芦笙鼓楼。湖南省文博副研究馆员胡群松说,芦笙顶意味着侗人很喜欢吹芦笙。除了顶上的一把芦笙,鼓楼最上层的每个翘角上都是一把芦笙。
“侗寨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建筑。侗族建筑有三宝,分别是风雨桥、寨门和鼓楼。”胡群松说。
芋头侗寨里,现存鼓楼四座,均为纯木结构,不施一钉一铆。最具特色的鼓楼,还得属半山腰的牙上鼓楼。因平地面积有限,为了获取更宽阔的鼓楼广场,古代建筑师采用悬空贴崖而建的办法,在平地外拓展空间,底下用数十米的硬木支撑,延伸至山坡下,形成典型的“悬贴式”侗寨建筑风格。
胡群松说,鼓楼一开始是用来议事的,后来慢慢变成娱乐场所。在侗寨,鼓楼都是村民自觉自愿筹资建立,是公益性的建筑。所以大家都可以享受鼓楼提供的休闲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