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梭鱼”级潜艇。
论出口业绩和经验,它比成绩为0的日本要丰富,但跟德国人却存在差距(潜艇方面);论性能,法国的潜艇并不差,但和德国人一样——没怎么造过排水量大于2000吨的常规动力潜艇。DCNS目前投产的常规潜艇产品是“鲉鱼”级潜艇,该级艇完全用于出口,有3个亚型,其中一款采用的是法国发明的MESMA系统(闭式循环汽轮机AIP系统),但无人问津。印度买的6艘“鲉鱼”有三艘装备了AIP系统,但用的是磷酸燃料电池AIP系统。
法国人最初准备拿来竞标的设计是SMX-OCEAN型潜艇。这款潜艇推出的时间是2014年10月底,仅仅早于法国人踏足澳大利亚新潜艇项目一个月。熟悉SMX系列的朋友应该记得,这个系列一向是以“不走寻常路”著称。
SMX-OCEAN是少有的外观正常的SMX型潜艇,也是第一个有名字的SMX型潜艇(之前该型潜艇的设计只有序号而没名字)。SMX-OCEAN的指标都是针对澳大利亚的需求而设计的:水面排水量4750吨,最大水下航速20节。为了配合宣传, DCNS当时还专门制作了演示动画,在动画里特地让这艘潜艇击沉了2艘外形和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一模一样的敌舰,以这种方式迎合了澳大利亚对于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担忧。但是,这个设计最大的问题和德国的216型潜艇一样——都是概念,不够成熟。
于是,法国人也不再推销SMX-OCEAN了。到2015年9月底,DCNS祭出“杀手锏”——利用本国使用的“梭鱼”级攻击型核潜艇研制“短鳍梭鱼”Block 1A型常规潜艇。
能够建造核潜艇,是日本人和德国人完全望尘莫及的强项,毕竟核潜艇的很多关键性能都能够大幅超越同代的常规潜艇。其实,按照澳大利亚的作战要求,核潜艇是当仁不让的最优选择。只是因为与“核”相关的话题在澳大利亚属于禁忌,而且澳大利亚缺乏相关的工业基础,澳大利亚军方才不得不选择常规潜艇。
有鉴于此,DCNS贴心地玩了一把概念:只把核潜艇的反应堆换成常规动力装置,核潜艇其余的装置与设备都予以保留——此举一下拨动了澳大利亚的心弦。为了给人加深印象,DCNS还在“短鳍梭鱼”Block1A的宣传品中特地强调了它的泵喷推进器,其最大的好处是降噪。第一艘装备泵喷的潜艇是英国的“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性核潜艇。根据试验,泵喷推进器比常规桨叶降噪达20dB,效果十分明显。
保持安静是潜艇生存的核心要诀。泵喷的降噪效果如此明显,而且仅有“短鳍梭鱼”能够配备,这就使得 DCNS的方案亮点满满,赢得合同似乎实至名归。可是,笔者仍有一点疑问:泵喷推进器对潜艇动力系统的要求很高,因此一般是搭配动力强劲的核潜艇使用的,而常规潜艇装备泵喷推进器,既很奢侈,也无必要。这是因为,常规潜艇受其有限的空间与结构所限,在水下根本无法达到核潜艇那样高的水下航速,因此大侧斜螺旋桨就足以满足其静音需求。此外,泵喷带来的重量、成本和结构负担十分沉重,很可能成为新潜艇的麻烦所在。这些都是常规潜艇不愿意看到的拉分项。
可以说,泵喷推进器对常规潜艇的吸引力尚存疑问。DCNS或许能够通过精心设计发扬出泵喷的优势(毕竟“短鳍梭鱼”Block 1A潜艇的排水量在4000吨以上,可以施展的空间要比一般的常规艇大很多),但目前“短鳍梭鱼”的性能全都是保密事项,因此还无法证实DCNS能够解决其中的矛盾。
“苍龙”缘何失败?
由此可知,法国虽然最终胜出,但技术能力并不是最关键的制胜法宝。那么,日本到底输在哪里,或者说法国赢在哪里了呢?笔者认为,日本败北的关键原因便是缺乏经验。
首先,在法德日三国潜艇竞标的过程中,澳大利亚的议员特别看重本土制造,因为它可以带来大量就业。对于当下经济形势不甚理想的澳大利亚而言,这一点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是,日本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或者虽然察觉却不给予重视,迟迟不肯同意潜艇在澳大利亚建造。反观法国,则是十足的“老炮儿”——竞标一开始,法国立即承诺潜艇可以在澳建造。
其次,尽管澳日两国当时的领导人私交非常好(这的确是大大的加分项),但日本团队过于看重这点,以至于丧失了起码的警觉和进取心。当阿博特因为政绩不佳而下课时,日本完全手足无措,既抓不住重点,也拿不出有力对策,坐视法国和德国抄了自己的后路,以至被彻底反超。
这次失利毫无疑问对安倍政府出口武器的努力造成了沉重打击,但从长远看,日本的武器研发及出口能力不应被轻视。至于它最大的弱项——经验不足,则完全可以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来源:澎湃新闻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