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42年,为让麻风病人有尊严地活着(图)

2019-03-21 01:3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在泰兴市疾控中心麻风病康复病区,张国成为患者周美英检查假肢残段伤口。

 
在泰兴市疾控中心麻风病康复病区,张国成为患者周美英检查假肢残段伤口。

  本报记者 朱 江摄

  近日,62岁的泰兴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张国成教授被授予世界麻风病防治最高奖“国际甘地奖”。他是继1987年获奖的华籍黎巴嫩人马海德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专家。

  赴印度参加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张国成极其平静地再次来到一个地方:南京青龙山麻风村。见到张国成,村民一拥而上,将他围在中间……村民许真会的哥哥许真瑞卧床不起,脚部溃疡化脓、疼痛不止。张国成一把抱过许真瑞的脚,仔细观察,然后从药箱里拿出药品,耐心为他处理伤口。

  几天后,从印度领奖回来,张国成再次来到这里,将奖牌挂到村里护工志愿者的脖子上和他们分享。看到麻风病人坐在轮椅上手舞足蹈,他潸然泪下。对他来说,麻风病人幸福的笑容比任何奖牌都珍贵。

  青龙山的麻风村,只是42年行医旅程的一个地点。这么多年,张国成踏访了全国617所麻风村中的500多所,也踏访了印度、泰国、菲律宾等有麻风病的国家,为麻风病患者进行康复手术近3.6万例,治愈患者数万名。

  从恐惧到成为战士,

  恩师点燃职业精神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所限,治疗不当的中晚期麻风病人面目狰狞,脚跛手残,给人的视觉冲击极大,人们谈“麻”色变,唯恐躲闪不及而引祸上身。

  “很多人把‘麻风’写成‘麻疯’,一字之误体现民众内心的恐惧和歧视。很多人都问我同样的问题,刚开始面对麻风病人,你没有一丝恐惧?有,怎么没有?我出生在中国麻风病高流行区—江苏泰兴,在我童年记忆里,这是极其恐怖的疾病。刚到麻风村实习,我们30个同学没一个不哭的。”张国成回忆道。

  197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从北京迁至泰州,面向本地招收学生。高中毕业的张国成进入该所。“1972年,我和同学到泰兴的一所麻风院实习。目睹麻风病人畸形的外貌与当地简陋的生活条件,同学们落下泪来,有人甚至当场呕吐。我也害怕传染而不敢和麻风病人接触。上班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即便现在回忆起这段往事,张国成依然觉得特别对不住病人。

  是谁改变了他?“我的老师—我国著名的矫形外科专家郑逖生。”张国成永远忘记不了恩师的言传身教。“我现在怎么做的,就是当年我老师怎么做的。”

  为了医治麻风病人,郑逖生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家;麻风病人身上难闻的腐臭味让人难以接近,但这一切在郑老师的世界里仿佛都不存在,他和病人有说有笑,不戴手套不戴口罩。“有一天,麻风病人的孩子突然溺水,被抢救上岸后,郑老师想也没想就蹲下来为孩子做人工呼吸。看到那场景,没人不动容。尽管那孩子最终还是离去了,但老师对生命的尊重珍视,对我触动很大。”张国成回忆。

  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张国成知道麻风病经过治疗就不会传染,病人们畸形的外表、孤独的心灵、遭受的歧视刺痛了他的心。“当我融入这个群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也是鲜活的生命,是需要关怀的,同样行医治病,如何才能为他们多做一些?”

  渐渐地,参与畸残康复手术,看到麻风病人的容颜经过手术后获得极大改观,也让年轻的张国成体会到事业的成就感。

  事实上,毕业前,张国成本想继续求学,但郑逖生教授却断绝了他的这个念想。“要是一心想为麻风病人工作,实践恐怕是你最好的课堂。”恩师的话他谨记在心。

  1972年底,张国成郑重选择防治麻风病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以麻风病人畸残康复为专业,全身心投入中国麻风病防治事业中,把自己献给麻风村寨、麻风病人和麻风病防治事业。

  当年的同学中,只有张国成坚持了下来。“力量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国际甘地奖”颁奖典礼上,张国成说:“我选择成为一名麻风病医生,就是选择成为一名战士,为麻风病人的福祉去探索、奋斗。”

  从手术台到脚上鞋,

  他像太阳点亮病人生命

  3月26日,水乡泰兴金黄的油菜花一片春意。张国成工作过的泰兴市麻风康复病区,66岁的老赵看见张国成激动不已。30年前,张国成为老赵手术,保住了他的双腿。让老赵感怀至今的,还不止这些。“有次张医生来回访,那天我过生日,煮了几只山芋。他一进屋,说好香啊!揭开锅,拿起山芋就吃。我当时就哭了。”老赵说,自己患上麻风病,周围的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在他眼里,张医生是他唯一的亲人。

  兔眼、睑外翻、垂足、爪形指……张国成常被噩梦惊醒,梦里是病人们畸形的容颜,而他惊醒后不是恐惧而是揪心。“我的病人们正饱受煎熬,而我却无能为力,我恨自己不是太阳,无法普照四方……我愿做太阳,照亮他们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张国成在日记里写道。

  “不能仅仅满足于治好他们的病,还要让他们有一张漂亮的面孔!”他埋头于实验室、停尸房,不断解剖、分析人的面部结构;他翻阅历史资料,从中找出点点滴滴线索;他无数次住进麻风村,询问面瘫麻风病人关于面部整形的需求……30多年的心血铸成“动力法悬吊整容术”,张国成通过给麻风病人筋肉做调整手术,达到整形的效果。张国成继续摸索,将“动力法悬吊术”移植到畸形肢体矫正手术上。他和他的团队让上万名面瘫麻风病人回归社会、重拾自尊。

  3月26日早晨,两只茶叶蛋、两个春卷、两根油条、三只蒸饺、两个麻团、三碗稀饭,所有这些张国成风卷残云般下了肚。40多年,张国成养成“一天只吃早晚两顿”的习惯。他解释说:“麻风病人不能等,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抢的就是生命。手术常常一做10多个小时,中间不吃不喝。我们麻风防治工作者必须有一个‘橡皮肚’,能饥能饱、能松能紧。”

  别的医院不愿接收的麻风病人,他亲自手术;他还应邀去东南亚等麻风病流行的国家讲学,给世界麻风病人带去福音。“一年365天,张教授有200多天在外工作。”和张国成共事30多年的严良斌,常常惊叹张国成惊人的体力。“十几年前他被检查出转氨酶偏高,他的腰也时常疼,一天手术下来常常小腿痉挛,有一次直接站不起来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传所副所长张连华说起这些,心疼得落泪。

  在张国成办公室,记者看到靠墙的两个大柜子里装满各种球鞋,一问才知,这是张国成为麻风病人专门请厂家订制的球鞋。“鞋有特殊的设计,鞋底较为坚硬,内部有缓冲垫,使得病人的脚不易被磨损溃疡。”单为特殊鞋的设计和生产线的引进,张国成不知操了多少心。

  从身体到心灵,

  他要麻风病人活出尊严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学科,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尽管医学无法包治百病,但完全可以温暖人心。张国成的内心就充满对麻风病人的怜悯和人文关怀。

  2009年5月,浙江省桐乡市新建的麻风病院落成启用,张国成应邀出席,每一位嘉宾致辞前都向来宾鞠躬,唯有张国成致辞前,向身后数十名麻风残疾人深深鞠躬。“麻风病人不应遭受社会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们要活出尊严。”这是张国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次,在云南的一所麻风院,张国成看见,一间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一位满身污垢、双目失明的老人用手在锅里炒饭,满手是泡。而在十米之外,是为了“面子”修建一新、不通水电的新病房。张国成又是心痛又是气愤,对一旁的地方官员吼道:“如果她是你们的母亲,你们会不会心疼?!”

  1985年原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翻译一批国外资料,在翻译到“麻风病的残废和康复”时,张国成提议将“残废”改为“残疾”。他动情地说:“麻风病人不仅饱受身体病痛折磨,心灵更饱受歧视之苦。我们要让麻风病人身心都得到康复。”经大家反复推敲,最终定为:“麻风病的残疾和康复”。

  从事麻风病防治40年,他为全国132个市、县争取麻风康复项目经费3400多万元,使2.8万多名麻风病人获得防护鞋,6000多名麻风病人获得假肢,1000多名老弱残麻风病人获得每月40元生活补贴。

  人心是一架天平,挂念别人的时候多了,想着自己的时候就会少。


  张国成已记不清是哪一年,身患肝硬化的父亲被送往医院抢救,生命危在旦夕,而彼时的他,正带着医疗队在医疗一线奋战。忍着泪水继续工作,在他回来的时候,父亲的坟头已长出茵茵绿草。跪在父亲坟前,张国成连磕3个响头,久久不愿起身。他哽咽着告诉记者,麻风病人长期生活在穷乡僻壤,没有收入来源,有的甚至双目失明,也无法交谈,他们用下跪、磕头这种最原始的礼节,表达感恩之情。在父亲坟前,他也只有用这种原始的礼节,叩响身为人子的愧疚之意。

  “多少年了,国成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承诺总是落空。”妻子陈本凤说,“前年80多岁的老母亲患结肠癌住院,他也不在身边。”

  舍小家,顾大家,张国成用医者的仁心大爱,擎起麻风病人生命的希望。

  本报记者 沈峥嵘

  作者:朱 江

netease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