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他踏访了全国五百所麻风村

2019-03-21 01:30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原标题:他踏访了全国五百所麻风村

他踏访了全国五百所麻风村

张国成麻风病人讲解防治知识。 本报通讯员 许琳摄

他踏访了全国五百所麻风村

印度总统慕克吉(左二)为张国成颁发“国际甘地奖”。 资料照片

  2月15日,印度首都新德里,世界麻风病防治最高奖“国际甘地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印度总统慕克吉亲手将金光闪闪的奖牌戴在两名获奖者身上,其中一名是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张国成教授。该奖项自1986年设立至今,全球仅20多人获奖,张国成是继1987年华籍黎巴嫩人马海德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专家。

  行医40多年,张国成踏访了全国617所麻风村中的500多所,也踏访了印度、泰国、菲律宾等有麻风病的国家,为麻风病患者进行康复手术近3.6万例,治愈患者数万名。在以张国成为首的一批麻风病防治专家的努力下,我国麻风病防治成果显著。目前,我国现有22万名麻风病治愈者,其中20万名已回归社会。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麻风患病率低于万分之一就已达基本消灭标准,而我国的麻风病患病率低至十万分之一。

  一生践行的诺言

  去印度领奖前一天,张国成说,他要去趟青龙山麻风村,村子就在南京,不过在地图上,却找不到这个地方。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突然响起来,绚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得知张国成要来,大伙儿自发准备了鞭炮、烟花。一时间,麻风村一片欢乐,比过年还热闹。

  见到张国成,村民一拥而上,将他围在中间,手脚健全的争着和他握手,没有胳膊的用肩膀和他拥抱,坐在轮椅上的大声向他问好……看到这一幕,记者很惊讶:村民见到他为什么如此兴奋?

  “张教授,你跟我来。”村民许真会急急忙忙拉着张国成往自己屋里走,他的哥哥许真瑞卧床不起,脚部溃疡化脓、疼痛不止。初次来到麻风村的记者一行不由地想背过身,张国成却一把抱过许真瑞的脚,仔细观察,然后从医药箱里拿出药品,耐心为他处理伤口。

  “张教授救了我们全村子人的命。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是不是老天看我们可怜,特意把张教授送到这里,救治我们,陪伴我们。”76岁的王兴邦说,30年前,张国成给他做手术救了他一命。

  “我也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张教授获了国际上麻风防治的大奖,要出国领奖啦。”记者说。顿时,人群欢呼、沸腾起来,“我们能在电视上看到他吗?”“领了奖还回咱中国吧?”

  离开麻风村时,村民们纷纷聚在村口,默不作声。村长施迎春向张国成说起麻风村的困难:“张教授,护理人员总是来了又走,我们这里缺少志愿者。”

  “我知道,我会想办法解决。”张国成眉头紧锁。

  随着我们的离开,身后的麻风村陷入沉寂。或许,只有张国成才能点燃这里的热情。给麻风病人带来生的希望,而这正是张国成用一生践行的诺言。

  人生路上的抉择

  1952年6月21日,张国成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间茅草房里。在他的童年记忆里,麻风是一种极度恐怖的疾病。目睹麻风病人所遭受的痛苦,年幼的他产生了一个懵懂的念头:做医生。

  17岁那年,张国成走进了黄桥卫生学校。1972年,20岁的他领到了毕业证书,半年后与20多位同学被分配到泰兴的一所麻风院工作。

  未经磨炼的心灵,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张国成回忆道,亲睹麻风病人畸形的外貌与当地简陋的生活条件,同学们落下泪来,有人甚至当场呕吐。张国成也暗暗抱怨命运的不公,害怕传染而不敢和麻风病人接触。“上班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现在想想,觉得特别对不住病人。”

  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张国成知道麻风病经过治疗就不会传染,病人们畸形的外表、孤独的心灵、遭受的歧视刺痛了他的心。“当我融入这个群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也是鲜活的生命,是需要关怀的,同样行医治病,如何才能为他们多做一些?”

  事实上,毕业前,张国成本想继续求学,但启蒙恩师郑逖生教授却“断绝”了他的求学道路。“要是一心想为麻风病人工作,实践恐怕是你最好的课堂。”恩师的话他谨记在心,岁月的洗礼让这一训诫愈发厚重。

  离开课堂,张国成将麻风病人的需要当教科书念,一念就是40余年,蜕变成麻风防控战线上的勇士。当年的同学中,只有张国成坚持了下来。张国成坦言,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要放弃,但麻风病人的惨痛境遇一次次触动了他。他跑了全国500多所麻风村,与病人同吃同住;手术常常一做10多个小时,中间不吃不喝;别的医院不愿接收的麻风病人,他亲自手术;他还应邀去东南亚等麻风病流行的国家讲学,给世界麻风病人带去福音。“一年365天,张教授有300多天在外工作。”和张国成共事30多年的严良斌,常常惊叹张国成惊人的体力。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