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和圣约翰大学

2019-03-09 14:2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和圣约翰大学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和圣约翰大学

美国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中文名字叫卜舫济,主持上海圣约翰大学53年,将一所名不见传的小型教会学校,打造成为闻名遐迩的“东方哈佛大学”……

穿上中国长袍马褂学做上海人

18861118日,一艘欧洲轮船驶进黄浦江,在上海十六铺码头缓缓靠岸。一位美国22岁的年青人随着熙熙攘攘的旅客走下船来,看见有人举着写有他名字的招牌,就大步迎了上去——他就是来自纽约的美国传教士卜舫济。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和圣约翰大学

卜舫济乘上独轮车,睁大好奇的眼睛一路上四处观赏。那宽阔的外滩、整洁的街道、漂亮的楼房、头裹彩巾指挥交通的锡克籍巡捕和悬挂着各种金色招牌的中国店铺,让他感到来到一个东西方交汇的中心,一切是那么陌生而熟悉。卜舫济被接送到位于梵王渡的圣约翰书院——美国圣公会中国传教基地,受到圣公会上海教区主教布恩生(William Boone Jr.)和上海圣约翰书院院长施约瑟(Samuel Isaac JosephSchereschewsky)的接待。

经过10多天休整,卜舫济在其他传教士陪同下,前往上海县城参观。他边走边看:街道狭窄阴暗,屋檐与屋檐间几乎相接,道路泥泞而肮脏,空气中弥漫着臭气、粪便和垃圾随处可见、水沟充满了污水,行人掩鼻而行……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和圣约翰大学

卜舫济颇为震惊,上海县城和租界有天壤之别啊!因为落后,才需要改进,基督教大有可为啊!要有所作为,必须入乡随俗,融入上海才能改造上海。他想。

卜舫济决心要用基督教理想来改变中国,于是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学习中国语言,融入中国,从做上海人开始。他来到嘉定县城,借住当地人家居住,从头开始学做上海人。他白天走在街上,常常被中国孩子追着喊“猴子”,当地人的目光都视他为“野蛮人”,他怒火燃烧,深感羞辱!夜幕降临,他看着那忽隐忽现的菜油灯、漆黑的街道和铜锣的打更人,他刹那间感觉时光倒退了500年,他仿佛被放逐到了黑暗的中世纪。

“中国和世界隔绝得太久了,太需要改变了!”卜舫济对自己说。

他努力学做中国人:头戴平顶圆形瓜皮帽,脚上穿着方头寿字鞋,身穿中国长袍马褂,脑后拖着一条编结整齐的发辫,学说中国话,学习用毛笔写字,学习用中国的礼节待人接物……

1887年某日,卜舫济借住的那家主人外出,有人敲门,一位知名文人来访。卜舫济代替主人接待客人,小心翼翼向来客敬茶,递上水烟筒,用不流利的中文结结巴巴和客人交谈。来客起身告辞,卜舫济取下大门闩打开正门,躬身送客,口中说着中国式的客套话:慢走、慢走!

在嘉定待了一年,卜舫济除了在圣约翰教授英语外,不和其他在上海的外侨有来往,成为中国式的美国人。他对中国有了初步了解:中国人际关系是靠礼、义、仁、智、信维持的;官僚的腐败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中国私塾从不教授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就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中国人盛行的私塾教育模式,远离自然科学知识,这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产生一流人才……

“怎么会这样呢?”卜舫济痛心地想道,“如何引进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来彻底改造中国的传统教育从而培养出新一代精英人物呢?”

简陋的小学校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

在嘉定学做上海人的见习期满,卜舫济就兴致勃勃地回到了圣约翰书院。此时,圣约翰书院创始人施约瑟已退出了圣约翰书院,掌门人是传教士文惠廉,华人牧师颜永京则帮衬着打点校务。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和圣约翰大学

文惠廉

18886月,也就是卜舫济到了上海一年半,年仅24岁的卜舫济出任圣约翰书院院长。当时,创办近10年的圣约翰书院只是一所简陋的小书院,频临倒闭。卜舫济临危受命,立刻颁布并实施一个个新举措:

——除国文外,所有课本一律采用英文课本,用英语教学,同学间交流必须用英文。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