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霞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厨中国人比西方人爱吃也懂吃澎湃新闻:你在书中写到了自己在烹饪学校学习川菜的经历,写得非常有趣。你现在会做多少川菜?是否影响了家人的口味?
扶霞:我没算过自己会做多少。平时我经常在家里做麻婆豆腐、炝空心菜、宫保鸡丁、回锅肉,我也会做一些小吃,比如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我很喜欢做中餐,这是我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它也改变了我做菜的思维和方法。中国菜可以做得很复杂,比如粤菜里的功夫菜;但也可以做得很简单很健康,比如番茄炒鸡蛋、炒土豆丝这些家常菜,方便美味又营养。这些菜我觉得谁都要会做。
我的家人现在也很喜欢中国菜。因为中国菜就是很好吃,谁都喜欢。可能有一部分西方人不习惯,但大部分人都没问题。
扶霞手绘澎湃新闻:你觉得做中国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扶霞:我觉得最难的部分是火候,因为火候很难掌握,它的大小与炒锅的厚薄程度、材料切得厚还是薄都有关系,它没有确切的标准,需要厨师自己找感觉。我很同意清代美食家袁枚的话,他说:“一个厨师如果掌握好火候,他基本上就掌握了饮食烹饪最关键、最难的部分。”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经常引用关于中国饮食的历史和文学文本,能看出在美食方面你也做了大量的阅读。你比较喜欢哪些写美食的作家?
扶霞:我很喜欢袁枚,他的写作风格很活泼很有趣,说得也很有道理。我最爱的还有《吕氏春秋·本味篇》,这个2000多年前的文献真是不得了,它很有文学感和神秘感,同时也写了很多关于烹饪的技术和思想。
澎湃新闻:你是通过食物来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饮食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意义的?
扶霞:我觉得饮食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关键的。在中国,人们不但和亲戚朋友吃饭来联络感情,而且你们在过年的时候也会用食物祭拜祖先,用食物表达敬意和怀念并与他们沟通,是不是?此外,中国人也把饮食当作养生的重要部分,会有“药食同源”这样的观点。而且中国人真的很爱吃,中国人最爱探索什么好吃,也比西方人懂吃,很多中国人即使不是专家也可以对食物做出很多分析。而吃什么对英国人来说没那么重要,我们的饮食文化远不如你们丰富。不过我特别爱吃,我妈妈也是,我们可能不是普通的英国人,哈哈。
扶霞用中国刀工雕刻的圣诞树澎湃新闻:你在《鱼翅与花椒》中写到,刚来中国时,你花了很大力气制作西餐,介绍给你的中国朋友,但你当时的努力是比较失败的,朋友们并不买账。对此你如何思考?
扶霞:20年前,我认识的大部分中国人从来没吃过真正的西餐,没有用过刀叉。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西餐馆。所以现在中国人对西餐的接受度比当年高多了。当然还是有很多中国人觉得西餐很单调,比如这次我来中国,就有很多人对我说“英国菜不好吃”、“除了炸鱼薯条就没别的”,所以这个偏见依然存在。而我一直在努力让中国人理解,我们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有我们独特的文化。不过正如我前面所说,英国的饮食还是没有中国丰富。
澎湃新闻:如果让你推荐一些英国美食给我们,你会推荐哪些?
扶霞:我觉得我们的甜点,比如蛋糕和饼干都很好吃,烤肉烤鸡也很好,我们也比中国人懂怎么做土豆比较好吃。还有奶酪等奶制品。我知道很多中国人不喜欢奶酪,但它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就像中国的豆腐一样。希望中国人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奶制品。
现在如果你告诉我“扶霞,你必须吃一辈子的中餐”,我觉得我完全可以接受,但我可能会非常想念奶酪和土豆泥。
扶霞在湖南农村做麻婆豆腐澎湃新闻:那你是如何看待西方的西式中餐的?其中有很多菜都是西方生造出来的,例如“左宗棠鸡”,中国并没有这道菜。
扶霞:我觉得这是必然的。比如这次我来上海,去了德大西菜社,它是海派西餐的代表。它的菜在西餐里都有,但吃法却是中式的,这有点像你说的“左宗棠鸡”。我不会评价这是好的还是坏的,它们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只要本地人喜欢就没问题。
中国美食一辈子也学不完澎湃新闻:在中国住了这么多年,你又如此喜爱中餐,可以说是成为了一个有着“中国胃”的英国人。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认同(identity)的?
扶霞:从饮食的角度来讲,我现在一定不是一个正常的英国人了,因为我对饮食的态度、我的口味受到了中国太多的影响,中国完全改变了我的口味,所以再回到英国后,我并不太适应英式的生活。但同时,在中国就算我会说中文,有很多本地的朋友,我依然是一个外国人。这其中自然存在着种种矛盾。
不过在这个时代,身份认同中的矛盾也在渐渐淡化。比如伦敦就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比如华人就分在英国长大的华人、从中国移民来的华人以及从东南亚等国来的华人……所以在现代社会,很多人的文化背景都很复杂。我可能比一般的英国人稍微复杂一点,但我不是很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