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2)

2019-06-20 20:3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受到美国国内“共和国母亲”形象的影响,母亲角色在美国家庭及社会中有着重要十分重要的地位。循着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传教士当然会考察中国母亲的角色及其家中的地位,他们发现中国母亲和美国母亲有着相似之处,地位很高。传教士从中国文化典籍中挖掘有关尊敬母亲的记录,大量的民间故事也证明了子辈对母亲的极大尊敬。

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

4

杰出妇女与女子教育

传教士们在传教过程中发现,虽然中国妇女受压迫的地位是明显的,但中国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历史上也不乏杰出女性。她们历数中国历史上在政治或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著名女性,诸如班昭、武则天、慈禧太后等,对此多少也有关注。不过他们毕竟初来乍到,一切都还陌生,所以她们对中国杰出女性的介绍不是很入里,仅止于其生平和贡献的介绍,谈不上系统深入的研究。

传教士来华目的就是希望改造中国妇女的价值观,其重要途径是设立西式学校、提倡女子教育。为顺利推进中国妇女教育,她们也注意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及现状。此方面,她们也颇多发现。她们指出了中国男女教育的差异,认为“中国男人教育的目的很神圣: 为了服务于国家,是世上最理想的教育”,但中国的教育“不对女人开放”。中国人对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她们更好地服从,而非头脑的教育和心智的成长。

此外,他们还发现,中国妇女传统教育的内容是“学习做家务,学习养蚕、织布、刺绣及炒菜,以及于抚养孩子有关技艺的所有家政训练”,“学会谦虚、自律、无私的美德”。他们发现中国女子受教育的现状是“比率却不高,数千妇女中都找不到10个会读书的。

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

5

女子贞操的重要性

美国传教士受到国内意识形态和道德情操的熏陶,也以自身的价值观念来进行中国妇女问题的写作。受美国国内“纯正女性意识”影响,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的贞节也十分关注。他们发现中国社会非常重视女子贞节。露辛达注意从历史中探寻贞节观的来源,认为儒教对此影响甚大,“儒家思想的观念是风俗不允许寡妇再婚。她应该守寡。国家政府对守寡寡妇的认可和赞扬,为寡妇立贞节牌坊。寡妇自己也不愿再嫁,有些宁可自杀也不再嫁。

露辛达的观察反映了美国女传教士的一种关注,也是所有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们的关注。另一位美国人罗斯的《变化中的中国人》中,就认为这样的习俗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做法。作者写道:“她们和世界任何地方的妇女相比,更为端庄、贞洁。但是对比一下男人和女人各自的职责,就会很清楚地看出左右妇女生活的法律并不是为社会或民族着想,而是为了男人的利益。中国文化的每一点都表现出是男人创造的,表明男人们的观点。就是表意文字也强烈反映了男人对女人的蔑视……儒家信徒强调,妇女受教育是危险的。她们一旦受了教育,地位就会提高,社会就会大乱。”罗斯还写道,“一个已订婚的女孩在出嫁前,其未婚夫就死了,她一生不能改嫁,人们也会给她立贞节牌坊。然而如果一个男青年在其未婚妻死后仍然独身的话,则没有这样的纪念……男人认为女人就应该为他们献身,而男人为女人献身则是不必要的。这就是几个世纪以前中国人认为寡妇就应该在其丈夫的葬礼上殉节的原因。”“一个女人不贞,就会被石头砸死、水淹死或吊死,而男人却不会受到同样惩罚。”“如果他另娶‘二房’,被抛弃的妻子却不能采取同样的方法安慰自己。无论她的配偶多长时间不在,忠贞是她必须做到的职责。

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

由上可知,人数多为女性的美国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的观察应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从观察目的上看,出于对宗教的虔诚,传教士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传教事业中,并因国内“姐妹情谊”的影响,也希望大洋彼岸的姐妹日子好些。露辛达在《中国妇女》结语中就呼吁:“让我们留心聆听来自中国的每个呼唤。让我们伸出双手帮助需要我们友谊的人群。希望中美两国最终能打破隔阂,共同为了人性——‘爱’而奋斗。”麦乃博在《中国女性》中也指出,“传教士工作最大的成果就是制造出‘基督教的中国妇女’”。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态度对中国妇女进行一厢情愿的帮助,因此一定程度上说,他们的中国妇女研究态度还是真诚的。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