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汉学丛书·史地风俗系列》引进出版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近日,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一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晚清时期浙江地区的民俗风情。该书作为《欧美汉学丛书·史地风俗系列》的第一种,书中的版画是由当时一位中国艺术家所创作,内容涉及婚丧嫁娶、节俗庙会、饮食服饰、工匠艺人等方面。而作者哥伯播义以这些版画为线索,逐一介绍了画面所描绘的中国民众日常生活。如何看待作者眼中的“中国”?学林出版社《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责任编辑、《欧美汉学丛书》策划编辑李声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客观描述旧中国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哥伯播义在怎样的机缘下来到中国,并写下《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这本书? 李声凤:哥伯播义是一个英国传教士。1839年就读于剑桥彼得豪斯学院。1848年,他受到英国圣公会布道会的派遣来华传教,经由上海来到鄞城,也就是今天的宁波鄞州。之后就在宁波定居下来,开始立堂传教。他在中国前后一共生活了八年,在此期间,足迹遍布浙江各地,和当地民众有许多交流,熟知浙江地区的风土民情。1857年,他带着家人回到英国,三年后,他以此前在宁波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出版了这本《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自16世纪到18世纪,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用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眼中的中国,哥伯播义的观察视角有何独特之处? 李声凤:16至18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给予了中国相当多的褒奖。他们将中国描绘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智慧的哲人之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西方笔下的中国形象开始转向负面,描绘中国愚昧、落后、腐败状况的文字逐渐占据主导。哥伯播义这本书的视角,和他来华的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密切相关。他最初来华是在1848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后;离开时是1857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哥伯播义对中国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允,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上感受西方对华看法的这么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在对中西风俗进行比较的时候,虽然没有以往那种颂扬推崇的味道,但基本上也没有出现刻意贬抑中国、抬高西方的情况,更多是抱着较为开放的心态,用非常有幽默感的文笔,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加以描绘。这是此书与之前传教士著作不同的地方。 “他者”视角看市井百态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这本书勾勒出晚清时期浙江地区的市井百态,比如第一篇《江湖女牙医》就是一个令人颇感好奇的故事,能否具体介绍? 李声凤:《江湖女牙医》介绍的是作者在浙江地区见到的一批以帮人治疗牙痛为生的江湖郎中,她们全都是女性。她们声称人之所以会牙痛是因为牙齿里有了虫,所以只要把这些“牙虫”捉掉,牙痛就好了。今天我们知道这只是些骗人的把戏,但当时这种治疗方式却在民间很流行。哥伯播义和他的朋友为了弄清楚到底这些“捉牙虫”的女人是不是骗子,就亲身验证了一番。这篇故事讲述的就是他们和女牙医的斗智斗勇,写得非常生动有趣。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书中还有哪些同样值得一提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何共性异构? 李声凤:这本书共有30章,每章介绍了一种行业,有些讲述故事性强一些,有些更具概括性;有些是作者本人的经历,也有些来自他人的介绍;但总体来说,这些故事都突出了哥伯播义的“他者”视角,经常会出现中西比较。比如《制针匠》这一篇对于针和大头针这两种关系相近的物品的比较就非常有趣,作者在文中说,中国人认为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有头无眼,而后者有眼无头”。再如《理发师》一章中,作者将中国人的剃头过程和当时欧洲人的“剃头秘诀”相比较,说明剃头(或剃须)的效果好不好不一定在于工具,或许更重要的是工序。 丛书聚焦19世纪中国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书中30多幅版画,看起来很有趣。
英国传教士眼中19世纪中国
魏沛娜
▲英国传教士哥伯播义。(资料图片)
《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英】哥伯播义 著刘犇、邢锋萍 译学林出版社2016年12月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长泽雅美酒醉后自曝性癖 喜欢背后体位 长泽雅美...
80岁老奶奶专爱...
近日,广州一男子全裸印吻痕的事件在网上引来一片热议。他之所以要全裸印吻痕他说是为了...
63人涉两性作风问题被通报 领导干部须管住私生活...
今天是十月二十四日,也是所谓的1024,这个节日的起源呢,不得不说到草榴。首先祝大家节日...
梦想实现!日本全息二次元女仆萌妹叫床:这感觉爽翻了...
后者的印花和版型则越发当代,也多了一些成熟性感的味道: 这条貌美适用又好穿的茶歇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