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民俗里,“立秋”的姿势有点美

2019-03-07 14:48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虽然气温依旧一路飙高,暑热难熬,可一翻日历,“立秋”节气已近在眼前。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与秋季沾边的节气,人们一向将立秋视作夏秋之交的标志。古人对立秋还有“三候”之说,谓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说明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期盼炎热的天气快点过去,凉爽的季节早点到来。

对于怎么过立秋这个节气,我国民间有不少风俗习惯,并且因地而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宁波人过立秋有哪些讲究。

“立秋吃西瓜” 说法多多

在宁波民间,立秋也被称为“高秋”。天一阁典藏研究室的袁良植老师介绍,宁波《非遗汇编》中并无立秋习俗的记载,不过宁波方言中有“立秋西瓜祓祓秋,八月十六度中秋”一说,说明在这一天,宁波人最熟知、最普遍的习俗,便是吃西瓜,民间也称“啃秋”。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天吃西瓜,说法却有多种。

一种说法是,时令过了,不能再吃。袁良植的看法,代表了民间比较普遍的认识。他说,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解释,立秋一过,上市的西瓜少了,口感也大不如前,再加上西瓜性寒,立秋以后多吃容易导致腹泻,所以立秋这天,是最后一次享用夏季瓜果的机会。

还有一种说法是,西瓜落市了,再不吃就要等来年。54岁的朱近芳是位农妇,对农时比较熟悉,她说,立秋后,地气就不同了,种的瓜不宜生长。有句宁波民谚叫“立秋种冬瓜,脑头剩朵花”,说明立秋后,冬瓜就只开花、不结瓜了,对于西瓜,也是一样的道理。朱近芳说,以前种植技术不先进,立秋以后基本上就吃不到太好的瓜了,不像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

另外,从“西瓜落市”还延伸出一种说法。陈勤建主编的《中国风俗小辞典》里,这样解释上海一带立秋吃西瓜的习俗,“每年农历立秋这一天,农家要向亲友邻居相互馈赠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种的瓜,这天须吃送来的瓜,除调换口味外,主要是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引进栽种技术。”也就是说,立秋吃瓜,是给来年的西瓜选择优良品种。

小孩需“袚秋” 乘凉有节制

除了吃西瓜,宁波立秋民俗里,还有比较特别的环节,俗称“袚高秋”。

袁良植告诉记者,在镇海、奉化等地,每年立秋到来,大人们都会专门给孩子吃绿豆粥,服酒曲。酒曲,是在经过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在米粒上生长出菌丝后,就成了酒曲。这也被叫做“祓秋”,寓意孩子吃了后能长得快、长得壮。

朱近芳说,自来水还没普及的年代,在立秋当天,大人们会到河里或者井中取水,然后给小孩子喝下。这叫“吃立秋水”,民间认为,吃过立秋水的小孩,即便在秋冬时节不小心喝了生水,也不容易腹泻。

宁波学者周时奋在他所著的《宁波老俗》一书中,对立秋习俗做了这样的描述:

“民间以为,自此日起寒气渐重,有萧杀之象,侵害身体,故自此日起不得再在露天彻夜乘凉,必得在子夜前入屋安寝。夏天的瓜果入秋后也被认为有‘毒气’,故殷富识理人家也自此日起不再吃夏果,包括‘秋茄’之类的蔬菜。此日有‘祓秋’仪式,以本年最后一次可食的西瓜、薄脆饼(一种松脆的麻饼)等祭神,并将薄脆饼、莱菔(萝卜)籽、蓼面在小石臼中捣碎,服其细末。莱菔籽、蓼面有清火解毒的药理作用,用以驱除夏季积于人体内的暑气、暑毒,调理身体,顺利进入秋季。”

北仑过“立秋节” 台州吃石莲糊

在北仑春晓镇民丰村,还有“立秋节”一说,这一天,村民除了吃西瓜外,还会用酒肉款待割稻客等劳动者。

民间文化爱好者小唐告诉记者,民丰村嫁出去的女儿,在立秋时,要磨“炒磨粉”送到娘家来。此时早稻已经收割进仓,各家就用新收的早稻米,拌以黄糖、芝麻,放进锅里烘炒,然后再用石磨磨成细粉去孝敬娘家父母亲。

记者向民丰村当地人求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曹玉芝是该村民俗旅游的策划人,她说,以前当地确有女婿送早稻炒磨粉孝敬丈母娘的习俗,不过发展到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去买现成的食品了,自家磨的米粉几乎见不到。像炒磨粉这样的手工制作食品,只有在民俗旅游中,才会作为一种展示出现。

小唐的妻子是浙江台州人。小唐说,在台州,立秋时要吃一种叫“石莲糊”的东西,有点类似于宁波人说的“木莲冻”,是一种消暑的半凝固状饮品。还有人吃一种青色的糊状食品,叫“青草糊”的,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家会去做了,年轻人也不知道做法,只偶尔见到小贩在菜市场售卖。

“香薷饮” 林妹妹也曾喝过

记者查了查其他地区的立秋习俗,有些也挺有意思。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