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中国心脏支架手术太多了吗?医疗资源有待下沉(3)

2019-06-12 08:50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但医疗判断永远不是决策的唯一准则。在术前都会进行谈话,病人和家属只要有一方不同意,手术就不会进行。张莉说,除了这些原因,考虑到搭桥手术后如果出现问题,目前针对桥血管没有太好的处理方法,也是医生和病人纳入考量的因素。

  心脏支架还不够 医疗资源有待下沉

  “站在大夫角度讲,(我们)都觉得心脏支架力度是不够的。”李和平了解到,我国搭桥手术每年实施5万多例,而这一数字在美国超过30万。他指出,PCI角度也会有类似的对比。

  但整体不够,就意味着不存在滥用吗?李和平指出,资源再有限,也不排除被用在无效治疗上的可能。

  2016年6月19日,《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在沈阳东北心血管病论坛期间发布。这一指南由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牵头,113位国内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完成。

  这份指南建议,对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将冠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狭窄<90%时,应对有缺血证据或FFR≤0.8的病变进行干预。

  李和平几年前就从相关学术文章中发现,美国支架手术中,绝对遵从指南的比例也不是特别高。该文章在解释这一数据时,也考虑到了医生的医疗判断在手术实施与否的决策过程中,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

  让不少医生更为忧心的是,有关心脏支架滥用的不准确论调太过盛行,会影响到真正需要的病人。

  社会上曾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目前一半的心脏支架都可以不用放。这一并不来自于调查也没有数据支撑的说法,也成为苏州博士生举报导师引起舆论关注的一条“佐证”。

  “如果一个急性心梗的病人,被送到一个能很好地放置支架的医院去,想到这句话,他拒绝放支架了,那对于病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李和平对这种说法感到忧心。

  一位心血管内科临床博士、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采访。她认为,卫健委的数据已经清晰证明了,当前支架手术绝非滥用,而是不足。对这个问题过多探讨,反而会引起“胡说派”的反对,对真正的病人不利。

  霍勇在第二十一届CCIF上指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数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的情况仍然显著,分级质控势在必行。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来说,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在6个小时内放置支架。从这角度讲,我们的支架还远远不够。”李和平刚刚参加了一项有关我国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率的研究。他从数据中发现,不同地区的死亡率差异非常大。而这也是目前很难迅速得到解决的问题。

  “国家卫健委也在做疾病治疗质量控制,一级一级下去,就是要寻找一些关键指标,来针对性地对每个医院进行评估,给予一些干预和培训,能够从能力层面提高医疗水平。”李和平说。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