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拒红包协议”实施已满月多家大医院未见执行

2019-06-09 05:44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原标题:“拒红包协议” 仍是一纸空文

“拒红包协议”实施已满月多家大医院未见执行

  煤炭总医院医生与患者签的拒红包协议。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新规实施已满一月 多家大医院未见执行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从今年5月起,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住院患者在入院24小时之内,都要签署一份《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然而,新规颁布并号称要“强制执行”已经一个月了,北京晨报记者多方走访调查发现,多家大医院尚未开始执行。对于这一纸红头文件,很多医院用沉默与观望来应对。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市卫计委已向各医院下发通知,要求上报从5月1日政策正式实施至5月20日的拒绝红包签约率。

  记者调查

  多家大医院尚未执行

  日前,记者来到友谊医院住院部骨科房,随机走访了10名患者及家属。其中,8人都明确表示并没有签署过拒红包协议。另有2名家属表示不清楚。随后,记者又来到胸外科房以及肝胆外科病房,又询问了6名患者家属,面对是否签署过拒送红包协议的询问时,他们纷纷摇头。在16人中,有4人表示从报纸上看到过这条消息,其余12人则称完全没有听说过。

  记者注意到在友谊医院的门诊大厅内,有致患者的一封信,其中除了就诊开药等内容提示外,还特别注明“不要给医生送红包”。记者通过院方相关负责人获悉,友谊医院作为本市医药分开的首家试点医院,很多医改当中的配套措施正在医院实行,不过,医院方面的确还没有开始实行签署拒收红包协议,何时开始目前也还没有时间表。

  随后,记者又来到普仁医院,这是一家位于东城区的二级甲等医院。在住院病房楼道里,记者拦住了几位操外地口音、正准备探视病人的家属。当被询问手术前,有没有跟医生签署过一纸名为“拒送拒收红包”的协议书时,家属连连摆手表示没有听说过。

  在12楼的手术室外,一名四川口音的男士正在等待亲属手术结束。面对记者有关拒红包协议的提问,他显得有些茫然:“我只记得手术前医院让我们家属签署了好几张知情同意书,这个是必须要签的,不签不能做手术,红包协议没听说。”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目前医院方面还没有接到来自卫计委的通知,因此也没有强制执行。在调查中,记者又先后走访了解放军二六一医院、军区总医院、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住院患者均表示没有被要求签署拒送红包协议。

  医生大多不愿多谈

  没有实行拒绝红包协议的医院,大多表示还没有接到这样的通知。而本市有部分动作较快的医院,则“自称”已经开始实行了,包括北京儿童医院、首儿所、佑安医院、天坛医院等。奇怪的是,北京晨报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均未获得拒红包协议在这些医院“落地”的实际证据,医院吞吞吐吐不愿提供,医生们也不愿多谈。“这个话题太敏感,红包的问题并不简单是一张协议就能解决的。”一位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在采访中这样说。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拿到了煤炭总医院一份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的协议书。在这份协议上,主管医师需要签署的内容,包括郑重承诺廉洁行医,不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和贵重礼品。而在住院患者需要签署的一栏中,则包括承诺不向医务人员送“红包”、贵重礼品,共创廉洁和谐的医疗环境等内容。记者注意到,除了卫计委的“规定动作”外,协议下方还多了院长和书记的手机号。把手机号公布出去,接受社会监督。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医院做了一个统计,从3月试行以来,煤炭总医院医生上交的红包量几乎赶上了去年一年。实行这项规定以来,医生更愿意选择上交红包,然后再由医院统一返给患者或交到患者住院押金里,这样对医生来说,也能留下凭据,以免不必要的纠纷。

  患者讲述

  送红包“愿打愿挨”

  对于红包的话题,住过院的很多病人都有各自“难忘”的经历。在采访中,市民范先生给记者讲述了他记忆深刻的一次送红包经历。两年前,范先生的妻子在北京一家非常知名的三甲医院做心脏手术。“手术挺关键的,有一定风险,当时我们全家决定,这红包没什么可说的,必须得送。”但是送红包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不能有第三者在场,必须见缝插针地寻找合适的时机和地点,根据病友介绍的经验,范先生选择在妻子手术的前一天下午送。“那时候主刀的医生都定下来了,而且在手术前一天送,医生印象深刻。”这都是病友“传授”的经验之谈。最终范先生以询问病情为由进入医生办公室,关上门,在简单对话后,临走前默默地将一个装有5000元现金的“红包”留在了医生办公桌上,随后离开。“不能多说话,避免大家都尴尬。”范先生坦言,妻子手术后,他的确也曾抱有一线希望,医生能退回红包。“因为之前听说碰上医德特别好的大夫,能把红包退回来,可惜我是没赶上,毕竟这就是愿打愿挨的事。”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