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口渔民独创冰桶储存法:鲅鱼味领先(图)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其实在收购大鲅鱼的过程中也要使用冰桶,在运输过程中大鲅鱼要全程浸泡到冰桶中。这种储存法是沙子口渔民最先创造出来的。不过,创造冰桶储存法的老渔民董福洪在分拣大鲅鱼时,发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今年大鲅鱼个头比往年小了一号。
顾不上吃饭先分拣鱼
收鱼船船长孙可芳告诉记者,他船上的6名船员,出海时间最短的也有20多年了,他们都是老渔民。“原先,青岛人不认大鲅鱼,也就是七八年前,辽宁、河北等地的渔船来卸大鲅鱼,大鲅鱼才逐渐被岛城市民接受,尤其是近几年,大鲅鱼深受大家的喜爱。”孙可芳说。
在多日的跟访中,记者注意到,这些船员们很喜欢谈起当年捕鱼的故事,其中谈论最多的除了某年某月的产量巨大外,还有就是关于各种鲅鱼王的故事。鲅鱼王情结,对于这些每天都要直面大海的渔民,心里更是浓重得多。
俗话说“梭鱼头鲅鱼尾”是说梭鱼的头、鲅鱼的尾都是难得的美味,不过,要是鲅鱼破肚子了,这个美味就会大打折扣。4月23日上午11时许,孙可芳的收鱼船靠上了一条辽宁捕鱼船,船员们忙着搬运大鲅鱼,大约20分钟双方交易完毕后。驾驶舱里的孙可芳探出头来,招呼船甲板上的船员们,赶紧把这些大鲅鱼分拣,然后储存到船舱的塑料桶里。
收来的大鲅鱼个头不一,其中也混有一些中鲅鱼和小鲅鱼,最大也就12斤,最小的只有3斤左右。船员们需要一一分拣出来。“以前出海还能捕到一些七八十斤重的大鲅鱼,现在别说30斤,连20斤大鲅鱼也没有见到一条,今年的大鲅鱼个头比去年小了,而且大鲅鱼数量也比去年少了。”大副孙顺兴说。
分拣完大小鲅鱼后,要采取不同的储运方法。大鲅鱼要被装进有冰块和海水的塑料桶中,小鲅鱼要装进塑料筐中。船员孙吉胜跳到船舱里,里面有个隔断,装了大堆冰块,外面是一排蓝色的塑料桶。孙吉胜把冰块刨碎了,装到塑料桶里,然后装进去海水,装到三分之一后,桶里的冰块和海水形成了混合体,然后他拿了一个木棒搅拌了一下。船员车承立递给孙吉胜一条大鲅鱼,孙吉胜把大鲅鱼头朝下插到水中。每一条大鲅鱼都是这么操作,大鲅鱼一条一条紧挨着,就像是往箭靶上插箭一样,一个塑料桶里大约装了40条大鲅鱼。
记者看到,往冰桶里装大鲅鱼是个细致活,不能插歪了,更不能太紧密了。最后,孙吉胜再往鲅鱼顶上撒上了一层碎冰块,如此的冰桶储存工作才结束。“冰桶里温度在零度左右,鲅鱼头朝下,相互紧挨着,就不会压坏了肚子,中间有碎冰填充,就算是大风浪,也不会来回颠簸划破鱼的肚皮。”孙吉胜说。
储存完大鲅鱼后,收来的小鲅鱼也要赶紧装到船舱里。船员们重新摆放塑料筐中的小鲅鱼。小鲅鱼的肚子要朝上,斜着靠在一起摆满塑料筐,然后上面再摞上一层鲅鱼,之后就要使用碎冰覆盖住。
当天在收鱼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称完一条捕鱼船的小鲅鱼后,对方的大副声称,重量差了7斤。这让一直看着交易过程的孙可芳大为恼火,“我们家的磅秤从来都是准确的,来用你们家的磅秤来重新称一下,要是不准的话,就把我们的磅秤扔到大海去。”对方船员搬来了自带的磅秤,结果两者的重量只差了不到一斤,原来是对方船员此前用磅秤称重时,忘记了去掉塑料筐的重量。在对方大副上驾驶舱拿钱时,孙可芳数落了对方一下,“要不是咱们都是老乡,我今天真要好好地骂你一顿,做生意要讲求个公道,我们收鱼怎么敢在秤上动手脚呢?”对方大副红着脸,接过钱,没有说话赶紧走出驾驶舱。
分鱼忙完后,船员才想起还没有来得及吃午饭,最后干脆午饭和晚饭一块吃了。饭后船员们才想起刚才的小插曲,都很埋怨对方捕鱼船的大副,称重小鲅鱼怎么连皮都忘了去呢?大家呵呵一笑,忘记了刚才的忙碌。
渔民独创冰桶储存法
没有捕鱼船,却能满大海里收购大小鲅鱼,这些年来沙子口的收鱼船在海上的路子越走越宽。“你知道吗,冰桶储存大鲅鱼,最早是沙子口渔民创造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收鱼船都学会了这种方法。”沙子口很多收鱼船的船员谈起此事,都显得很自豪。
记者几经打听后,找到了第一个使用冰桶储存大鲅鱼的渔民董福洪。他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储存大鲅鱼使用的都是带铁把的塑料筐,这种塑料筐现在还在使用。“塑料筐装鱼,很容易压坏了大鲅鱼,储存时间也不长。后来,我就使用帆布装进冰块和海水来储存大鲅鱼,虽然储存时间大大延长了,但是在海上遇到大风天气后,帆布包里海水晃来晃去,很容易造成鲅鱼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