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的恶果与伟大企业帝国的没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羊毛工作坊”转评:每个员工心目中都有潜在的“狼性”,也都有“小白兔”的梦想。狼群之所以为狼群,首先需要一头身先士卒的头狼,同时它们共享所得猎物。白兔往往也并非生而为白兔,往往是因为缺乏使它们成为狼的头狼,以及使它们成为狼的猎物分享机制。文章:"狼性文化"的恶果与伟大企业帝国的没落!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家深思。。。
来源:Alpha
作者:?郭涛(对冲基金人才协会(HTA)秘书长)
今天写一点与对冲基金无关的东西,从小了说是公司管理,伟大的企业是如何建立的,从大了说是大国崛起的最核心,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内涵。
最近朋友圈里被赶走兔子引来狼的文章刷屏了,我很奇怪,狼性管理的反面是非人性,跟兔子有什么关系。。。
?
文章核心就是几点,改造思想,增加流动,业绩挂钩,按季度末位淘汰。狼性文化是最好理解,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以团队为单位,以业绩为标准,适者生存,残忍而有效。就像文章说的,狼总担心自己饿死,危机意识特别强。也就是说,不担心自己被饿死(淘汰)的员工,进攻性不强,做不出业绩的员工,都不是好员工,都得走。
?
但其实人性文化与狼性文化都可以追求效率,团队协作和自发性,区别在于激发的手段,狼性更多的是依靠恐怖(被饿死,被淘汰的恐惧)与金钱,衡量的标准是“绩效”。而人性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信任,包容和成功,与必然伴随而来的金钱,衡量的标准是“成就”。
?
我先说下狼性文化下的绩效主义。引用下该文章的说法“把利益与成绩挂钩。团队人少了,就给涨薪留出大量空间。把腾出来的工资,加给留下来和新进来的有狼性的人。把兔窝变狼群,核心是把每头狼的利益与公司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狼性。”那么业绩作为衡量贡献的标准,优胜劣汰,有什么问题呢?
?
第一部分:狼性文化下绩效主义带来的恶果
索尼帝国的陨落!
这里举一个曾经伟大的帝国,江河日下的例子,索尼。按照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说法,正是“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
这里我引用一篇“参考消息/世界经济”对索尼高层的采访翻译稿(我重新整理了下核心内容),很好的诠释了狼性文化下绩效主义所带来的创造性消失!
?
关于创造性消失,索尼高层总结说索尼的衰败主要原因就是“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公司中那些不知疲倦、全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不断地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
?
与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动机”,比如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而是出于“想赚钱或升职”的世俗动机,那是无法成为“开发狂人”的。
索尼高层的对狼性文化下绩效主义带来的恶果,
?
第一:“挑战精神”消失了。
今天的索尼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控制。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
?
从1995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
?
但是井深的想法与绩效主义恰恰相反,他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工作。”就是说,如果你干了件受到好评的工作,下次你还可以再干更好、更有意思的工作。在井深的时代,许多人都是为追求工作乐趣而埋头苦干。但是,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程序上的问题是否是是上面提到的锂电池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现在尚无法下结论。但是我想指出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