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渔业:“耕”深海,“牧”远洋
△大马力渔船的相继加盟为青岛渔业走向“深海”提供了强大支撑(本报资料照片)。
全市注册远洋渔业公司31家,预计2018年捕捞产值17亿元;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建设“蓝色粮仓”;发展新型海洋牧场,崛起渔业“新六产”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渔业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不断显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最早开始部署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
2009年,开始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
2012年9月,青岛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着力发展远洋渔业;
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建设蓝色粮仓;
……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全球渔业产业转型、格局调整的新阶段,青岛海洋渔业尤其是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逐渐脉络清晰。
培育壮大现代化远洋渔业企业,促进捕捞、加工、物流业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我国远洋渔业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推动渔业“新六产”崛起……青岛海洋渔业的一系列改革发展不仅丰富了全市水产品供给、促进渔民增收,更推动了渔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水产品贸易,让耕海牧渔的新歌愈发响亮、动听。
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渔业体系
今年8月底,青岛鲁海丰集团的新型远洋渔船鸣笛起航,前往印度洋毛里求斯海域进行远洋捕捞。至此,青岛远洋渔业的身影遍及四大洋,也为青岛市民的“鱼盘子”画就了一幅“世界地图”。
截至目前,青岛已经有10家企业与12个国家建立合作项目,全市注册远洋渔业公司31家,批建远洋渔船165艘,其中正在作业渔船118艘,已批在建待建渔船47艘。今年1月到7月,远洋渔业产量7.86万吨,同比增加3.4%。计划2018年全市作业远洋渔船总数达到120艘,年捕捞产值达17亿元。
而这个数据,是五年前的50倍。
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青岛捕捞船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到西非冈比亚海域撒下我省远洋捕捞第一网。但在随后的渔业转型中,青岛渔船的更新换代速度放慢,错过了远洋渔业快速发展的机会。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减少,这种远洋渔业的短板让全市渔业产业发展力不从心。
2012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完成《关于青岛市发展远洋渔业的调研报告》,编制《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规划》。同年,远洋渔业发展被列入《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并由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到“十二五”末,全市远洋渔船总数达到100艘,远洋渔业年产量超过3万吨。青岛财政还专门设立远洋渔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新建或购买远洋渔船进行补贴,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远洋大船鸣笛起航、驶向深蓝,近海低效能小船却偃旗息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自2015年起,青岛市启动渔船减船转产五年计划,逐步降低捕捞强度,缓解了捕捞强度过大与近海渔业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引导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力争至2019年底,全市压减海洋捕捞机动渔船567艘,总功率数压减19585.70千瓦。
至此,青岛市坚定发展远洋渔业的决心,并勾勒出一幅脉络清晰的现代渔业发展路线图。远洋渔业劣势局面逐步被改变,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逐渐清晰起来。一批实力较强、管理规范和信誉度高的远洋渔业企业蓬勃发展,大洋性渔业、过洋性渔业、季节性远洋渔业被重新优化布局,渔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市民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
深耕海洋,建设“蓝色粮仓”
今年中秋节前后,崂山王哥庄街道的会场码头格外热闹。老渔民姜兆平刚把装满肥美蟹子的渔筐从渔船上卸下来,身边就围起一圈“抢鲜”的市民叫嚷着要“包圆”。姜兆平咧着嘴笑个不停,“我们渔民靠海吃饭,渔获多了,腰包鼓了,心里自然高兴!”
跟渔船打了四十年交道,姜兆平对大海常存感恩,尤其难忘二十年前出海撒网几无收获的日子。“那时候,对大海总是一味地过度索取,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急剧萎缩。近海海域的渔获几斤灭绝。但所幸,有增殖放流和封海休渔的政策呵护,这片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得以‘起死回生’,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
海洋馈赠丰富,但需取之有道。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开始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开展增殖放流。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编制了蓝色粮仓建设规划,全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加强水产原种保护和良种研发培育,做大做强虾蟹类、鱼类、海参、鲍鱼等优势主导品种,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原良种场建设。专门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合理划定养殖区域、明确养殖容量和品种,积极发展抗风浪网箱、底播增殖、贝藻间养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发展科学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