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调查:光顾着养 我国仅一成患者有康复治疗意识

2019-03-14 22:2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从医院做完大手术回来,多数患者的想法都是回家好好养着,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从此便过上了儿女、护工伺候,出门倚仗轮椅的失能生活。可实际上,在他们手术之后的半年内,如果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就将有很大的机会改善甚至完全恢复身体机能。可惜在我国,只有1成左右的病人有这个康复治疗的意识,绝大多数人都白白丧失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调查:光顾着养 我国仅一成患者有康复治疗意识

 

  偏瘫患者“健身房”训练

  日前,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体验活动中,记者走进了以康复治疗为特色的小汤山医院。PT治疗室是这里一早最为忙碌的地方。环顾四周,这间不足100平方米的房间颇像一个健身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健身”仪器。这些有着复杂名字的仪器,诸如反重力减重跑台、情景互动心肺康复功率车、髋关节训练器等,可以帮助那些偏瘫、截瘫以及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或改善机能。

  清早来做康复的患者还不多,但过了9点,患者开始络绎不绝地来到康复室,坐在轮椅上或是由家属搀扶过来的患者热情地跟护士们打着招呼,张卉有些忙不过来了。把这位老大爷抱到髋关节训练器上,再帮助另一位阿姨蹬上四肢联动踏车,趁着他们训练的时候,赶紧扶一位阿姨躺下,为她做康复治疗。

  训练十几天竟能自己走路

  “您试着抬一下这只手,往上举,对,慢慢来……”张卉轻轻地扶着老人的胳膊,帮她慢慢抬起、放下,不停地重复这个简单而枯燥的动作。“她是引导我,让我自己主动地做这些康复动作,她在一边协助,而不是图省事硬掰着病人的胳膊或腿活动。我一次做不到的,她就很耐心地让我多做几次,直到我做到了为止。你看,我才来了十几天,现在已经可以不用轮椅,自己走几步了!” 老人则在一旁不住嘴地夸奖这个年轻的小护士,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一个多月以前做了脑膜瘤的切除手术,手术后便偏瘫了,这意味自己将一辈子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我才60岁,难道以后都要躺在床上让别人伺候?”老人在术后14天就被家人送到了小汤山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在张卉的悉心照料下,她训练了10多天已经可以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了。“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让我自己都觉得很惊讶,我总算是恢复了‘人’的功能!”老人说起自己的经历,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她的不少病友都没有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意识,很多人得知自己要瘫痪了,从此便心灰意冷,彻底丧失信心,放弃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系统治疗多数患者可康复

  小汤山医院表示,北京市大型综合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看病难、住院难问题突出,很多大医院的病房里都住着一些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老病号”,他们多是脑血管意外、脑瘤术后,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等情况。有许多病人在急性期过了以后就回家了,有的可能有一点点康复训练,有的则根本没有康复训练,这样就会留下很多遗留症。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8000多万,这还不包括各种慢性病、急性病恢复期以及老年人有可能发生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而其中真正得到康复服务的尚不足10%。实际上,经过系统康复治疗,有70%至80%的病人是可以康复的。而这主要还是源于意识和理念的问题。国内康复医学在实践和主动康复理念方面落后于欧美国家,医疗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病损和缺陷的临床治疗,轻功能性活动的康复训练,缺乏主动康复意识和全社会参与意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疗目标也应由疾病的治疗转变为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以及延缓衰老、延长生命等。 记者 代丽丽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