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非遗”植入历史街区焕发新的活力

2019-03-13 14:0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民族文化的DNA。类型多样、价值丰厚、影响深远的非遗项目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汕头当前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及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素支撑。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部署,汕头应因地制宜,借鉴国际及国内部分城市“文创造镇”的发展经验,将汕头非遗资源植入有“潮人精神家园”美誉的小公园开埠区,进行整体建设运营和保育活化,让小公园开埠区和非遗项目双双焕发新的活力。

小公园开埠区中的中山纪念亭、南生百货大楼、邮电大楼等历史建筑物见证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变迁。作为汕头老城的文化地标,小公园开埠区也是联结海内外潮人的文化亲情纽带。与此同时,潮剧、潮乐、工夫茶、潮菜、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与小公园一样,传承着潮汕的文脉、萦绕着海内外潮人的乡愁。因此,小公园开埠区与汕头非遗项目先天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将固态的小公园开埠区建筑群与动态的非遗项目有机融合,让小公园片区成为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产业经营和社区营造,打造出世界级的“非遗+文化街区”发展品牌。

一、遵循区域规划,引导非遗落户发展

今年3月,《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业态发展研究》在媒体上公开征询公众意见。《研究》提出以“潮人精神家园”为轴,“百载商埠文化体验和骑楼风情文化”为核心,将小公园开埠区划分为商业步行区、特色美食体验区、开埠文化体验区、休闲生活体验区、潮汕民俗体验区、现代居住生活区。建议政府可通过给予一定金额奖励性补贴的举措,在遵循小公园相关片区功能及业态划分的前提下,做好非遗项目的招商。如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抽纱、陶瓷微书、剪纸、泰安堂麒麟丸等引入到潮汕民俗体验区,定期或不定期安排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举办文化讲座等;将荣诚月饼、广德泰药酒、老潮兴糕饼、贵屿朥饼、潮汕橄榄菜、潮菜等吸引到特色美食体验区,共同做强潮汕非遗美食品牌;将潮汕工夫茶引入到休闲生活体验区,开设特色茶馆,传播工夫茶茶艺茶道。

二、凸显景观特色,鼓励非遗活态展示

非遗项目植入小公园开埠区共同实现保育活化,应避免沦为低端小商品、街头小吃摊贩混杂的区域,避免“千街一面”。因此,要注重凸显小公园特有的老建筑风格景观,非遗项目展示形式要做到“好看、好玩、好卖”,展示内容必须“亲民、亲切、亲近”。所谓“亲民”是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亲切”是可以唤起民众对于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亲近”则是民众可以廉价甚至免费享受非遗项目的展演。在展示非遗的手段上采取审美型与叙事型相结合的展示模式,除了静态的图文展示和多媒体视频纪录片播映外,更重视非遗活态性、故事性的感染力,积极引入非遗传承人进行活态展示。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