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2)

2019-03-11 17:17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第一次到麻风村,王胜林还不到五岁。爷爷挑着物资,带着他,走了三四个小时的山路,见到了一群长得“奇奇怪怪”的人。他吓得躲在爷爷的身后。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回到家以后,王胜林每次都要目送妻子从家出发前往麻风村才安心。

后来,爷爷经常带着他作伴。“多去几次就不怕了,可回来寨里就没人愿和我玩了,他们叫我‘小麻风’。”王胜林回忆,之前的小伙伴一见他靠近就赶他走,连大人们都躲着他。

1994年9月,15岁的王胜林刚上初中,父亲王开国病重。临终前,父亲把他叫到床边,没说太多大道理, “我不管你读什么书,做什么工作,麻风村人就是家里人,你要一直要招呼(照顾)好他们。”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送物资的时候,他们通常不会多带一点和麻风村无关的东西,甚至是一瓶水,口渴了就喝一口山间的泉水。

年少的王胜林还有些懵懂,面对父亲的要求,毫不犹豫一口应下。没想过值不值得,也没想过别人认不认可。

“你开始去麻风村送东西有什么想法吗?”

“没有,我爸交代的。”

11月28日,采访王胜林的过程很困难的,他的回答总是出人意料也理所当然,23年的坚持仿佛都只是本分。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年纪最大的周吉才老人话不多,他从1954年就住进了麻风村,认识王胜林家四代人,包括王胜林的儿子。

坚守 用心只干一件事

1994年11月,他辍学了,开始只干这一件事。

从肩挑背扛到人搬马驮,每次往返六个多小时,严寒酷暑、风雨不休。

因为他不去,麻风村的粮就断了。

看到老人的房屋年久失修,他从自己的补贴中挤出钱来购买材料,运到山里。在麻风村和老人们同吃同住一个多月,直到修好。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对着记者,张德勤不停地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王胜林。虽然病患让他的面部表情僵硬,但是能够感觉出内心的诚恳。

他熟知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每次一到麻风村,就挨个询问,嘱咐老人按时吃药。

2011年,麻风村“村民”莫让兰的哥哥去世,王胜林为其送终。至今提起这事,莫让兰依然感激不尽,1958年就进村的兄妹俩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为他们披麻戴孝。

早些年送物资,完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后来靠马驮。23年,陪伴王胜林的马死了两匹,一匹是老死的,一匹是在运输物资的山路上摔死的,现在这匹已经陪了他15年。

王胜林和妻子是别人介绍认识的,一开始她就知道王胜林的工作,心有余悸。“麻风病现在可以防,也能治。但是你还是要想清楚,如果怕,我们就不要在一起了。”王胜林开门见山,这份耿直和善良打动了她。

结婚第二年,王胜林就带着妻子进到了麻风村,刚走到村口就有老人迎了上来,可是才走了两步就停下了脚步,既想靠近又刻意保持了距离。

“哎呀,王胜林带媳妇来了!”“是啊,带媳妇来看你们!”丈夫熟络地回应着,一个个给吴光云介绍。

年轻的吴光云看着身体因病多少有些变形的老人,本能的害怕。可她很惊讶,平时话不多的丈夫一到麻风村就像变了一个人,话变多了,人变开朗了。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住院一个月后,不放心的王胜林还是偷偷地溜回了家

牵挂 必须亲自送走最后一位麻风村老人

受伤后,为了让妻子安心照顾麻风村,王胜林把她遣回了家。独自住在都匀中医院的他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在脚对着的床头拴了根布带,需要起来的时候,就用左手拽着起身。

11月27日,住院一个月后,不放心的王胜林还是偷偷地溜回了家。

“我要回家盯到,不能我的腿断了,让麻风村老人们的‘腿’也断了”。

自打王胜林负伤后,妻子吴光云就开始了背着十个月大的小儿子往返麻风村的日子。

64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自从王胜林受伤,妻子吴光云就背着十个月大的儿子来往在山路上,为麻风村送去物资和希望。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