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三氯生致癌” 真相不能“挤牙膏”(图)

2019-03-09 02:18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三氯生致癌”

 

  三氯生,是牙膏、洗手液等生活日用品所含的有效杀菌成分。近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正在对三氯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于是微博上关于“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会致癌”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中,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均被指含有三氯生。(9月3日现代快报)

  其实,高露洁和佳洁士部分牙膏中含有致癌三氯生,数年前已经流行于世,但是,至今也未见哪个部门对此作出权威解释,倒是涉事的生产厂家主动停止了某些品牌牙膏的生产,似乎从侧面印证了三氯生致癌传闻的真实性。而令人可怕的是,国内仍有一些厂家还在往牙膏中添加着三氯生,并称其为业内行规,只是在标识的成份表上将三氯生换个名称而已!

  三氯生到底会不会致癌,消费者心中没底。据研究表明,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一旦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可形成氯仿,它无色、易挥发,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对人体是否致癌尚无研究资料。按专家解释,牙膏中添加的三氯生含量很小,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布牙膏新国家标准中,三氯生属于允许添加的防腐剂,只是明确不得超过0.3%。由于牙膏属于“进口产品”,消费者每天要与之“亲密接触”,0.3%的含量会不会对人产生危害,为什么有的企业要将三氯生名字隐去,消费者缺乏这方面常识,而药监部门和相关专家又没有给出标准答案,消费者只能凭借自己的消费经验加以判断,难免杯弓蛇影。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国有着庞大的药品食品监管体系,可是,关键时刻常常“感冒”。目前,国人关于“三氯生致癌”的那点可怜信息还是从国外“捕风捉影”获得,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出面表态,只有涉事企业的“自证清白”,消费者不辨真伪,只能雾里看花。在真相不明、信息不畅的情况下,消费者如果失去理性,罢用相关产品,势必殃及无辜,误伤一个行业。从现实看来,想让市场监管走到问题产品的前面似乎不大可能,但是,问题暴露之后,监管部门起码该给消费者一个回应。美国食品监督部门开始对“三氯生”进行安全性评估,我们难道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美国的评估结果?(叶传龙)

  专家称牙膏国标允许加三氯生 过量使用才致癌

  本报讯 近日有国外媒体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在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而一则关于“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会致癌”的消息也在微博疯传。

  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三氯生为何物,但牙膏却是人人必备的日用品。据了解,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一般被添加在牙膏、肥皂、除臭剂、漱口水、剃须膏等日化用品中。其中,牙膏是三氯生的添加“大户”。

  三氯生会致癌?悬而未决

  关于三氯生的争论,其实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个老师的实验。实验发现,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后,可形成一种被称为“哥罗芳”的物质,也就是氯仿。而氯仿曾被用作麻醉剂。动物试验发现,这种物质会对心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具有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至今尚无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麻毅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这个研究成果,早在2005年,国内外就有过“三氯生致癌”的争论。时至今日,旧事重提,原因在于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三氯生的安全性又给出了最新评估进展。三氯生是否真的如此可怕?麻毅说目前关于它的质疑依然悬而未决。

  牙膏国标:不得超0.3%

  麻毅表示,行业内有专家做过实验,研究对象使用含三氯生的牙膏及普通氯化自来水,且刷牙时间超过普通人的预期时间,但形成的氯仿含量并未达到可测的范围。在2009年公布的牙膏新国标中,三氯生则被列入到允许添加的防腐剂中,但明确不得超过0.3%。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室主任康经武表示,三氯生是一种抑菌剂,加进去之后可以杀细菌。有些国家也加到漱口水、牙膏里。这种东西,有的专家说致癌,现在则说高剂量使用才会致癌。每公斤的小老鼠吃三氯生的半致死量是3800毫克,从这个点上来看,三氯生也不是太毒。(《钱江晚报》、中广)

  牙膏中成分有毒? 别脱离剂量概念评判安全性

  牙膏中成分有毒? 别脱离剂量概念评判安全性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要素,没有人可以不喝水;牙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人要刷牙。而媒体近日披露,饮用水中存在溴酸盐超标现象;牙膏中含有“致癌剂”三氯生;喝什么水?用什么牙膏?这又叫人们犯了难。

  溴酸盐和三氯生是不同的二种物质。但是它们的存在,是人类与致病微生物抗争的结果。近百年来,人类主要疾病谱从感染性疾病逐步衍变为非感染性慢性疾病,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各种抗菌、消毒物质的问世功不可没。但是抗菌、消毒物质杀灭、控制的病原体是生物细胞,从人类进化的视角看,人体与病原体的生物学基础依然会有共同点。期望一个抗菌、消毒物质对病原体是致命的,对人体完全无害,这很难,所以人们对类似物质提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选择标准。溴酸盐和三氯生的存在背景,大致如此。

  饮水卫生是关乎人类安全的大事。为了消灭饮水中的致病微生物,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广泛使用氯气饮水消毒的方法。氯气处理水量大,成本低,且具有持续消毒作用。1974年,Rook和Beller等人报道,饮用水加氯消毒过程中能够产生三氯甲烷等有害物质,人们开始关注水体氯化消毒的副产物。

  在寻找替代氯气的消毒剂过程中,人们发现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分解水中多种有机物,迅速杀灭人和动物致病的各种病菌、病毒及原虫等微生物。由于臭氧消毒的高效性,在欧洲已被广泛应用了20多年,我国瓶(桶)装饮用水企业也开始使用臭氧消毒技术。但是臭氧消毒饮用水也存在其短板,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产生潜在有害物质溴酸盐。

  文献报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氯生作为杀菌消毒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香皂、漱口水、牙膏、化妆品、洗涤用品、头发定型水等个人护理品,也用于医用器械的消毒,以及纺织品出厂前的消毒、抗菌处理。在欧洲,每年生产大约350吨三氯生作为个人护理品的添加物。

  由于三氯生的应用日趋广泛,许多国家开始关注其带来的环境问题。有文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在水环境,甚至在人体中可以检测到三氯生的存在。三氯生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大约为3800mg/kg,属于低毒物质;在环境中可以发生分解。但是三氯生属于氯代酚类,其主要的危害来自于其代谢产物二恶英类和三氯甲烷。所以,牙膏等日化产品中的三氯生可能的衍生物,和饮用水消毒中存在的副产品,危害形成模式是极其相似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饮用水消毒中存在的副产物和三氯生衍生物的实际危害,都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者认为,溴酸盐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实验动物DNA和染色体水平存在遗传毒性,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例,染毒剂量从10mg/Kg递增至80m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也呈递增趋势。三氯甲烷的急性毒性为中等毒性;给妊娠大鼠每日摄入126mg/Kg三氯甲烷累计10天,观察到胎鼠畸形;大鼠经口摄入三氯甲烷导致肝癌的实验剂量高达138mg/Kg-477mg/Kg。2008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报道,检测16个品牌的牙膏,三氯生含量均低于0.3%,符合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的管理规定。离开剂量-效应(反应)关系去评判一个化学品的生物安全性,将陷入无解的怪圈。

  许多国家在制定水质标准时已经开始关注消毒副产物溴酸盐。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溴酸盐限值从25μg/L修订为10μg/L。美国环保局饮水标准中规定溴酸盐的最高允许浓度10μg/L,期望值是不检出。我国2009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GB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中规定,溴酸盐含量不能超过10μg/L。

  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表研究报告,对从超市中购买的12种瓶装矿泉水样品进行了测定,溴酸盐检出浓度在0.89μg/L~48.2μg/L之间,其中有2种瓶装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10μg/L。2008年,我国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在河南省7个城市超市中随机购买不同品牌的瓶装水40瓶,其中纯净水18瓶,矿物质水9瓶,矿泉水6瓶,山泉水7瓶,另采集城市饮用自来水样6个;检查发现纯净水和自来水样品中溴酸盐含量全部合格,而山泉水、矿物质水和矿泉水溴酸盐含量合格率分别为71.4%、66.7%和50%。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在官方网站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18种饮用水产品登上黑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出溴酸盐超标。

  实际上在2004年,可口可乐公司一矿泉水品牌因溴酸盐超标在英国被召回,在矿泉水生产行业已经明确意识到溴酸盐超标现象的存在,而社会公众不太明白。

  降低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含量很难吗?据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矿泉水中的菌落总数为50cfu/ml,为了达到这一指标,矿泉水生产企业大都采用臭氧杀菌等不同方式对原水进行处理,如果臭氧杀菌方法不当,容易导致溴酸盐的产生,这在控制菌落总数与控制溴酸盐含量之间产生了矛盾,溴酸盐超标成了目前消费者和生产企业颇为头痛的问题。

  牙膏致癌?没了信心起了疑云

  牙膏致癌?没了信心起了疑云

  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轰炸刚消停一阵,又一个“进口”的东西出事了,牙膏!与食品一样,这东西也是天天离不开、人人都得用啊。

  《钱江晚报》报道说,近日,微博上一条关于“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会致癌”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中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均被指含有三氯生。

  《现代快报》披露说,关于三氯生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个老师的实验。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一旦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可形成一种被称为“哥罗芳”的物质,即氯仿。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都将氯仿列为对人体有潜在威胁的可疑致癌物。

  尽管只是可疑,尽管尚无权威部门的认定,但牙膏的安全问题实在是不能不令人揪心。《羊城晚报》就在头版给出了“牙膏或致癌,消息惹恐慌”的警示。《扬子晚报》更是以大幅的刷牙图片压在头版,喊出“牙膏陷入致癌疑云”。

  《扬子晚报》表示,三氯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出现在牙膏里面也挺普遍的,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三氯生的主要作用是抗菌,但并非不可替代。

  企业方面也深知此类事件的危机,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就

  “涉癌牙膏”需要权威结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在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均被指含有三氯生。据业内人士称,三氯生用在牙膏中,一般作为防腐剂使用,“大家都在用,这是行业里通用的规则,我们一直用的是三氯生。”

  三氯生,是牙膏、洗手液等生活日用品所含的有效杀菌成分。其实,关于“含三氯生牙膏可能致癌”的消息,早在2005年就出现了,当时也是剑指高露洁、佳洁士等牙膏产品。消息最初来源于当年4月15日英国伦敦的《标准晚报》,传至我国,一时之间炸开了锅,争议四起。

  然而四天后,取得这一“发现”

  的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的助理教授彼得·威克斯兰在弗吉尼亚一家地方报纸上澄清说,他没有说过抗菌化学物质三氯生有潜在的健康危险,会必然导致癌症,人们现在根本没有必要担心。此后媒体纷纷报道,“三氯生”致癌消息是误传,事态渐渐平息。有评论说,公众变成了“惊弓之鸟”。

  此番,“三氯生”又被推到风口浪尖,“含三氯生牙膏可能致癌”又开始疯传,公众再度变成“惊弓之鸟”。所谓“无风不起浪”,如若仍是误传,何以一而再,再而三?事实上,记者所调查的牙膏、洗手液、沐浴露等众多国内外品牌,均未在成分表中标明三氯生。既然业内人士说了,牙膏中添加三氯生已成“业内行规”,在成分表中却不见其踪影,恐怕也反证了企业对“三氯生”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是否会致癌无法确定,因此干脆大玩“失踪”。

  当下,“涉癌产品”越揪越多。对各行各业的“行规”,有关部门确实应该进行一番梳理和清理。一些行业或企业出现质量隐患或事故,总会拿“行规”搪塞公众,似乎大家都这样做,我为何不可以这样做?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还有多少“行规”在“害人”?像添加三氯生这样的“行规”,却不敢在成分表中“现身”,跟消费者大玩“藏猫猫”游戏,成为一种“潜伏行规”,其实严重践踏了消费者知情权。有关部门是否更应该对那些不敢公开示人的“行规”开刀?


  几年前,“含三氯生牙膏可能致癌”的说法甚嚣尘上之时,国家质监总局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都曾对外界表示,他们正密切关注此事,正着手展开相关研究。可是,几年过去了,上一轮三氯生安全性的担忧最后并未得出明确结论,不了了之。公众高度关注之后,只有无奈地接受残酷的现实,麻木的消费者也变得“善忘”。在2009年2月1日开始实行的“牙膏新国家标准”中,三氯生还被列入允许添加的防腐剂中,但明确不得超过0.3%。

  此番,“含三氯生牙膏可能致癌”的质疑又起,监管者和疾控中心再也不能以“打酱油”的姿态袖手旁观。毕竟,每天清晨,我们醒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牙膏虽不是用来吃的,但既然入口,就难免会有部分渗入体内,因此有必要关注其安全性。含三氯生牙膏是否致癌,若真的“需要长期研究”,一时尚无定论,至少可要求企业将是否添加三氯生明白示人,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别再让消费者提心吊胆。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