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小的蚊子叮咬还会诱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被哪些蚊虫叮咬过?又是如何处理的呢?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病媒传播的疾病,并提出“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口号。
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跳蚤等都是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人和动物的生物。病媒生物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疾病。无论我们是在学校、居家还是在外旅行途中,它们都可以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甚至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也是通过病媒生物传播在人群中扩散。
那么在生活中接触到这些病媒生物该如何处理呢?面对这些病媒生物,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科学地保护自己?
居家常清理易积水的盆罐
太原市北河湾铁路宿舍附近有一条河渠,每年清明前后,居民们就开始做防蚊虫的准备。“很多人以为蚊子只有夏天才会有,其实不然,初春时,蚊子就已经悄悄来了,夏天只是它们繁殖最多的时候,因此,防蚊虫应该从春天开始。”王晨倪是这个社区的老居民了,4月7日,她告诉记者,蚊虫的卵、幼虫、蛹大都生活在水体中,如花盆底座的积水,腌制咸、酱菜的罐子边沿或窗沿槽沟、闲置的容器等易产生积水的地方,因此,居民应勤给花盆底座换水、常清理易积水的盆罐消除蚊虫的滋生场所。说起如何防蚊虫的话题,居民们也分享起了自己的经验,有人建议用艾草来驱蚊,也有人建议睡前在身上涂上花露水或者使用电蚊香之类的驱蚊产品。“把一颗蒜瓣掰开,用断面涂抹蚊子咬的包;将阿斯匹灵药丸磨碎和水涂抹在伤口上;在叮咬处抹点牙膏……”针对因蚊虫叮咬后身体瘙痒问题,居民们交流了各种止痒妙方。
专家提醒:
省疾控中心病媒防控科主任程璟侠说,小小的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以流行性乙型脑炎为例(简称乙脑),在夏秋季流行,病原体为乙脑病毒,主要是经蚊虫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种有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她提醒,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另外,灭蚊是最根本的手段。
本报记者马云梅
户外旅游 不能只带花露水
“既然是去森林,怎能只带花露水?”借着4月的清明小长假,再申请个年假,刘牧打算出去玩几天,因为是独自出行,目的地又定在贵州,母亲特别关注刘牧携带的行李。
刘牧母亲严肃地说:“野外除了有蚊子,还有苍蝇、蜱等害虫,只带花露水,能起到什么防护作用?要具体虫子具体对待!”刘牧母亲拿出了标有酒精、驱虫剂、维生素B1的小瓶小罐。告诉他这都是经验,一样都不能落下。说起经验,刘牧的母亲退休前是搞野外勘探工作的。“过去哪有现在的设备先进,进山要想不被虫子叮咬,只有穿得严实些。就这样,有时还是难逃被虫子咬。”刘牧母亲回忆,有一年进山,向导带着的猎犬被蜱虫叮咬、附着,大伙不知道,有些人在接触猎犬后,也被蜱虫附着。在不知道急救措施的情况下,被蜱叮咬的人用手指拔下那些小虫子,接下来出现了皮肤红肿、发炎,体温升高等症状。回到了就近的村里后,村里的老人点起蚊香熏,附着在皮肤上蜱虫才慢慢掉落下来。老人说,蜱虫会把头扎进人的皮肤,强行拔出,蜱虫有毒的口器还是会留在皮肤内,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很危险。
刘牧听完母亲讲的故事,顿时觉得汗毛直竖。母亲说,也不用太过惊恐,记得在进入森林或草丛时,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裸露的皮肤要涂抹驱蜱剂;提前服用一些维生素B1片。
专家提醒:
在旅途中,如何才能做好个人防护?省疾控中心专家张玉农提醒,不是所有的花露水都有防虫作用,必须是含有驱避剂成分的花露水才有驱虫作用,所以市民选购时,要仔细看说明。出游在外时,裸露的皮肤要涂抹驱避剂,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可用酒精麻醉,也可就近到正规医院,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处理。
见习记者王倩
儿童更要注意防蚊驱虫
4月7日,省中医院皮肤科专家王建青介绍:一般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痒等症状,会导致虫咬性皮炎。但蚊虫叮咬后危害程度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出现不同反应,如果是过敏体质,可能会出现心慌、发热等症状。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湿疹、红斑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做好婴幼儿蚊虫叮咬的防护工作。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国美回应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将严查违规...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美味菜肴具备的特征,而作为食材或者说种子的黑皮花生却俨然已经具备了...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发病没那么“突然”,脑溢血有6大征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发病...
央视2016年315晚会今日举行,晚会曝光了网购刷单内幕。央视315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