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标准与规范】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免疫(2)

2019-03-26 01:2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久病迁延,反复出血,皮肤散在瘀斑,以下肢多发,或伴有鼻衄、齿衄,精神倦怠,头晕气短,心悸乏力,畏寒肢冷,手足不温,面目虚浮或白光白,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治 疗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以止血为要,但并非见血止血,而是要针对出血主症,血热、血虚、血瘀的不同病机分别论治。实热者宜清热凉血止血,虚损者宜补气摄血、滋阴凉血。急性型首要祛风清热、解毒凉血,使血络安宁;慢性型主要补益脾肾,使血有所化,髓有所生;兼有瘀血者,配合活血化瘀法,止血而不留瘀;久病伤阴者,治以滋阴清热。当血小板数< 20 ×109 / L和(或)伴活动性出血者,参照西医诊疗指南配合治疗 。

分证论治

风热伤络证

治法:清热疏风、凉血止血。

主方:银翘散(《温病条辨》) 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后下)、淡竹叶、牛蒡子、紫草、茜草、牡丹皮、生地黄。加减:皮肤瘙痒者,加浮萍、蝉蜕、地肤子;尿血者,加小蓟、白茅根、藕节炭。

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推荐级别:D)

常用药:水牛角(先煎)、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玄参、金银花、连翘、紫草、黄芩、白茅根。加减:齿衄、鼻衄者,加栀子、白茅根;尿血者,加大蓟、小蓟;大便出血者,加地榆炭、槐花;腹中作痛者,重用白芍、甘草;发热烦渴者,加石膏(先煎)、知母;瘀点成片者,加蒲黄(包煎)、侧柏叶。

气不摄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摄血养血。

主方: 归脾汤(《济生方》) 加减。( 推荐级别:C)

常用药:白术、当归、茯苓、黄芪、人参、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炙甘草。加减:出血不止者,加云南白药粉(水调服)、白及、蒲黄炭(包煎);纳呆便溏者,去酸枣仁、龙眼肉,加焦山楂、炒谷芽、陈皮、山药;神疲肢冷、畏寒恶风、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者,加鹿茸(研末冲服)、肉苁蓉、巴戟天。

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主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推荐级别:D)

常用药: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龟甲(先煎)、茜草、地黄、地骨皮。加减:齿衄、鼻衄者,加栀子、白茅根、仙鹤草;低热者,加青蒿、银柴胡;盗汗者, 加五味子、煅龙骨( 先煎)、煅牡蛎(先煎)。

脾肾阳虚证

治法:养血生髓、温补脾肾。

主方:右归丸(《景岳全书》) 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烊化兑服)、杜仲、当归、附子(先煎)、肉桂。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瘀斑久不消退者,加三七粉(水调服)、丹参。

中成药

1)升血小板胶囊(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胶囊剂,每粒装0.45 g。口服,成人每服4粒,每日3 次。

建议用法、用量:<3 岁每次1 粒,3~6 岁每次2 粒,>6 岁每次3 粒,每日2 次。用于血热妄行证。(推荐级别:C)

2)维血宁颗粒(虎杖、白术、仙鹤草、地黄、鸡血藤、熟地黄、墨旱莲、太子参):每袋装8 g。开水冲服,成人每服1 袋,每日3 次。

建议用法、用量:<3岁每次1/3 袋,3~6 岁每次2/3 袋,>6 岁每次1 袋,每日2 次。用于气不摄血证。(推荐级别:C)

3)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水蜜丸,每30 粒6 g。口服,成人每服30 粒,每日2 次。

建议用法、用量:<3岁每次10 粒,3~6 岁每次15 粒,>6 岁每次20 粒,每日2 次。用于阴虚火旺证。(推荐级别:D)

4)贞芪扶正颗粒(黄芪、女贞子):每袋装5 g。口服,成人每服1 袋,每日2 次。

建议用法、用量:<3 岁每次1/3 袋,3 ~6 岁每次2/3 袋,>6 岁每次1袋,每日2 次。用于气不摄血证、气阴两虚证。(推荐级别:D)

5)血康口服液(肿节风浸膏):每支装10 mL。成人每服1~2 支,每日3~4 次。

建议用法、用量:<3 岁每次1/2 支,3 ~6 岁每次2/3 支,>6 岁每次1支,每日3 次。用于气不摄血证。( 推荐级别:D)

饮食疗法(推荐级别:E)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