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区划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三章 林业
第四章 畜牧业
第五章 渔业
第六章 农业机具
第七章 农业机构和企业
第五章 渔业
卷13第五章 渔业 新石器时代,越人从事网罟活动。越地河姆渡出土的有木桨、陶舟、结网工具和多种鱼骨。绍兴马鞍凤凰墩出土文物中,有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陶网坠。春秋时期,后海盛产海鲜。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在南池、坡塘养鱼,开创中国堰塘养鱼历史,并撰写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记述“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的养鱼生产实践。汉代围筑鉴湖,晋代开凿西兴运河,促进渔业发展。隋唐兴修海塘,修造闸堰,宜于养鱼水域不断扩大。青、草、鲢、鳙开始人工养殖,淡水养鱼逐步从池塘、堰塘进入大水面养殖。宋代,山阴、会稽、上虞水乡“养鱼为业”者众。明代嘉靖年间,三江闸建成,水域改善,外荡养殖形成一定规模。清代,外荡多用于养鱼,但内河浅隘,生产无多。上虞水网地带、诸暨湖区筑箔养鱼兴起。民国时,渔业不景气。《中国实业志》:绍兴“素称泽国,湖沼遍布。天然湖沼,不加人工设施,采捕既无限制,增殖又无方法,致使出产渐少。池塘养殖,大半付之天然,甚至一鱼患病,全池遭殃”。民国23年(1934),绍兴县“鱼年产二百八十余万斤”,“鳙鲢鱼荡养,余皆天然产”(《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民国27年,绍兴县成立渔业登记处,实施渔业登记管理,沿塘一带有外江捕捞渔船数百艘,“生产之丰不亚于内河”。抗日战争期间,内河渔民外出谋生,鱼荡荒弃,渔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1949年,5县产鱼3859吨,其中淡水鱼2607吨。 第一节 渔业资源 水产种类 第二节 鱼苗 鱼种 第三节 淡水养殖 池塘养鱼 山塘水库养鱼 稻田坑塘养鱼 第四节 淡水捕捞 第五节 海洋渔业 海水养殖 附录 盐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动员渔民回乡参加土改和渔改(水上民主改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51年,浙江省水产养殖公司建立萧绍虞养殖总场,绍兴、上虞各设分场。实行农业合作化后,集体养鱼业兴起。1958年,山区普遍兴修水利,山塘、水库养鱼业剧增。水网地区实行国营渔场与群众养鱼联营,外荡水面被充分利用。1959年产鱼13222吨,其中淡水鱼8779吨,占总产量66%。60年代初,部分渔民插入农业队务农,淡水渔业生产徘徊不前。而海洋渔业,从增置机帆渔船入手,捕捞水域由杭州湾逐步扩大到沿海各渔场,海洋捕捞业有较大发展。1967年,海水产品6088吨,占全地区鱼产量的54%。1968年,淡水捕捞渔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专业捕捞渔民聚居的乡村建立水产大队,实行以养为主、养捕结合,淡水渔业产量回升。1973年,产淡水鱼6721吨。其时,近海资源衰退,海洋捕捞渔业产量逐年下降,70年代末,降至4000吨。1978年,在绍兴、上虞外荡重点推广网箱养鱼,其中绍兴县网箱养鱼面积占全国首位。1979年,国家水产总局在绍兴县召开全国网箱养鱼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动网箱养鱼发展。80年代,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渔业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放开价格,推行科技兴渔,渔业快速发展。1990年,全市产鱼31970吨,比1978年增加4.8倍,平均每年增加2207吨,比前30年平均增长速度提高19倍。同时大力发展珍珠和名贵水产品,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体制,渔业总产值1.66亿元,比1978年604万元增长26倍。全市有渔业村19个,渔业户6522户,渔业人口22708人,包括兼业在内的渔业劳动力2.92万人,其中专业渔民1.39万人。渔业机械有机动渔船1246艘、9340吨位、其中海水753艘、7145吨位;非机动渔船8560艘、6878吨位,其中淡水8424艘、6223吨位;渔用柴油机200台、电动机500台、泥浆泵85台、增氧机643台。渔业机械总动力28804千瓦。渔业产量中,淡水养殖占72.5%,淡水捕捞占11.8%,海水捕捞占15.1%,海水养殖占0.6%。绍兴、上虞为省淡水鱼重点县,属浙江四大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
渔业水域
境内有多种水域形态。北部钱塘江、杭州湾,东部曹娥江,西部浦阳江(统称外江),为传统的捕捞渔区;平原湖泊、河流以及运河水域(统称内河),为绍兴的外荡养殖区。渔业水域状况,随着自然环境变迁和水利事业发展不断变化。由于曹娥江、浦阳江上游森林过量砍伐,山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高,部分湖泊湮废,外荡水面不断减少。民国25年(1936),绍兴县外荡15.09万亩,1953年,减少到12.98万亩。国营诸暨县白塔湖渔场外荡,1955年6400亩,后存5200亩。60年代至70年代,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新建、扩建大、中型水库群体;上虞、绍兴两县连续组织围垦海涂,使南部山区水域和海涂渔业水域不断增加。
1984年,渔业区划调查,全市总水面42.11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31.10万亩。1990年,养鱼利用水面26.09万亩。在可养鱼水面中,外荡182687亩、池塘10459亩、水库57861亩。
外荡主要分布在越城区各乡,绍兴县钱清、柯桥、鉴湖、马山、皋埠、漓渚、齐贤区;上虞县东关、小越区;诸暨县姚江、湄池区,合计占全市外荡的65.67%。千亩以上的湖泊型外荡有湖,瓜渚湖、白塔湖、白塔洋、贺家池、皂湖等处。池塘以绍兴、上虞两县海涂和水网平原为主,分别占全市33.9%和41.4%。山塘、水库养鱼,主要分布在诸暨、嵊县和新昌3县。其中诸暨占全市山塘62.44%,水库32.78%。
春秋战国时,越后海一带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墨鱼、水母和蟹等多种海鲜。《吴地记》载,吴王伐越归,带回大宗黄鱼干,赏赐群臣,食之皆曰“美鱼”,“鲞”之名称由是而来。南北朝时,曹娥江流域之鱼有链、?、鲩、鳊、鲂、鲤、鲻、鳡、鳟、鲋(鲫)、鳜、鲿(黄颡)、鲈、鳢、鳣、鳣、鲔、鲨、?、鲻计20种,水生植物16种。宋嘉泰《会稽志》、《剡录》记有鲤、鲫、鳙、鲢、鲩、青等淡水鱼类14种,海水品种有石首(大黄鱼)、春鱼(小黄鱼)、梅鱼、鲻鱼、比目鱼、乌贼、水母、蟹等8种,还有河口性鱼类银鱼、?鱼2种。明建三江闸,外江鳗、蟹、鲈、鲻苗穿越板缝,涌入内河,遍布外荡。其中“陡(斗)门鳗线”,成为越中一大名产。民国时,外江有鲥鱼和银鱼。
50年代至60年代,引进镜鲤、荷包鲤、罗非鱼。1979年起,陆续引进白鲫、日本锦鲤、美国加州鲈鱼、银鲫、仿正鲫等。80年代初,绍兴地区采集到鱼类标本87种,主要的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鳊、鲂、鲤、鲫,圆吻鲴、黄尾密鲴、黄颡、赤眼鳟、塘鳢、鳜、乌鳢、翘嘴红鲌、鳝、鲈、鲻、鲌、鳝、鲻、鮻、鲚、鲽、鳎、银鱼、鳗等30余种。水生经济动物有蟹、鳖、龟、鼋、日本沼虾(青虾、河虾)、秀丽长臂虾(白虾)、三角帆蚌、皱纹冠蚌、螺、蚬等。引进品种有古巴牛蛙、白蜗牛、罗氏沼虾等。
春秋战国时,范蠡《养鱼经》详细记述鲤鱼的生殖季节、雌雄比例及其生长速度。唐武德年间(618~626),越州开始人工养殖青、草、鲢、鳙鱼。南宋嘉泰《会稽志》:会稽、诸暨渔户“每春初,江州有贩鱼苗者,买放池中,辄以万计。方为鱼苗时,饲以粉。稍大,饲以糠糟。久则,饲以草”。表明其时已掌握鱼苗、鱼种饲养技术。清乾隆《诸暨县志》:红桥乡赵宅村,历代培育鱼种,每年自江西购买鱼苗,运回乌仔(夏花),育成仔口(一龄鱼种)销售。
民国时,绍兴、上虞渔户,每年春初去吴兴菱湖镇赊购仔口,7月赊购乌仔。装篓用船载回。民国16年(1927),绍兴县放养仔口青鱼33.75万尾,草鱼15万尾,鲢鱼111.5万尾,鳙鱼1080万尾。嵊县、新昌山塘养鱼所需苗种,由贩鱼苗者挑运进山。其时,绍兴县培育鱼种主要产地在钱清区鲶鱼滩、顾家荡、行义、江墅,绍兴城区草藐畈、王家山下。鲶鱼滩有鱼种池200余亩,金家池头有3户渔户,世代从萧山购进乌仔,从杭州松木场买回仔口,催壮出售。1953年,绍兴县鲶鱼滩、顾家荡渔户采购江西九江鱼苗,培育夏花。1956年,国营绍兴养鱼场建立鱼种场,组织塔山、蕺山、皋埠、鉴湖等地70余人去九江采苗。浙江省鱼种生产管理委员会萧绍虞支会组织各县采苗工作队,分赴长江沿岸指定地点采购鱼苗。
随着淡水渔业的发展,长江天然鱼苗已不敷需求。1957年,浙江省水产厅在诸暨南门外丫家杨建立家鱼人工繁殖试验场,使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设计的环道孵化。翌年,在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朱冼教授指导下,采用浦阳江生产的鲢、鳙亲鱼作人工繁殖试验。家鱼人工繁殖系列,利用外界环境与内在催情相结合刺激法。绍兴县激素站,从孕妇尿中提取家鱼催产剂绒毛膜促腺性激素(代号HCG)成功。1959年,绍兴开发鱼种池1000多亩,培育鲤鱼夏花4097万尾、从曹娥江捞捕鳗苗1200万尾,从钱塘江捞捕鳊鱼苗5800万尾,直接放入外荡,开创在大水面人工增放鳗、鳊鱼苗的历史。1960年,诸暨试验场产草鱼苗50万尾,国营绍兴县养鱼场产鲢、鳙苗108万尾。1962年,国营上虞县水产养殖场在西斗门繁殖鲢、鳙苗69万尾。国营诸暨白塔湖渔场以及丫家杨、湄池大队渔场共产鲢、鳙苗898万尾,全县鱼苗自给。1965年,绍兴县铁路沿线阮社渔场、王家山下国营鱼种场、皋埠渔场,始建环道,繁殖鱼苗,并首次繁殖青鱼苗成功。1976年绍兴县豆姜、陶堰、国营东浦渔场率先在外荡用网箱培育鱼种。1979年,全地区鱼种池3275亩,其中绍兴县用270亩网箱培育鱼种,共培育鱼苗13620万尾、鱼种2865万尾,放养仔口鱼种4278万尾、老口鱼种1361吨。1984年12月,嵊县有集体鱼种场12个,鱼种池230亩,加上专业渔户经营的鱼池100余亩,年培育鱼种400万尾左右。新昌县设鱼种生产点10余处,鱼种池约200亩,年产仔口鱼种180万尾,约占全县所需鱼种数的一半。诸暨县建梁家埠、姚江鱼苗繁殖场。1985年,国营绍兴养鱼场,在??湖新辟鱼苗种生产基地365亩。上虞县水产联合垦殖场在七七丘海涂建孵化池,全县鱼种池增加到993亩。诸暨年产鱼苗5000万尾,并在城郊、梁家埠、牌头和交通要道,设有鱼种市场30余处,年成交鱼种5万公斤左右。1990年,全市鱼种池4762亩,网箱育种271.5亩,培育鱼苗39287万尾、鱼种7004万尾,放养仔口鱼种7032万尾、老口鱼种4359吨。鱼苗、鱼种基本自给。
淡水养殖是绍兴渔业的主体。按水域状况分外荡养鱼、池塘养鱼、山塘水库养鱼和稻田、流水坑塘养鱼,1990年,养殖产量23182吨。其中池塘养鱼占41.09%、外荡37.52%、山塘11.25%、水库6.91%、坑塘和其他占3.23%。分品种产量为鲢鱼9000吨、鳙鱼6000吨、草鱼3600吨、鳊鱼2300吨、鲤鱼1100吨、鲫鱼880吨、罗非鱼160吨、青鱼140吨。
外荡养鱼
外荡养鱼源于越州。唐德宗贞元元年(785),观察使皇甫政扩建山阴玉山斗门,至此,山(阴)会(稽)海塘全线竣工。其时,在半封闭型的河道、塘堰、浜等水域,用竹箔、网箔等拦住进出水口,放养鱼类,是为外荡养鱼之始。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三江闸建成,原受钱塘江潮汐影响,水位差幅大的问题得到解决。渔户设置竹箔将河道拦断,既防鱼外逃,又不碍水上交通,外荡养殖水域扩大,淡水养殖业迅速发展。清乾隆年间,外荡养鱼、植菱面广,按课银纳米,分“银荡”和“米荡”。一般养鱼纳米称米荡,植茭菱课银称银荡,也称钞荡。清宣统《会稽县劝业所报名册》载,会稽县外荡142处。民国25年(1936)《绍兴渔业概况》载,绍兴县外荡600余处,其中养鱼565荡。抗日战争期间,外荡养殖水面减至2万余亩。1950年,各地农会接管渔霸经营的鱼荡,组织渔民成立渔民协会,合股养鱼。1951年,浙江省水产养殖公司在绍兴、上虞建立国营渔场,国家拨款开发西小江、??湖、西海湖、东西泊等大型水域。绍(兴)(上)虞外荡养鱼13.25万亩。1953年,绍兴县渔业联社成立,在6个重点区设渔联支社,实行鱼苗统一采购,老口统一放养,牵捕统一安排,产品统一推销,外荡渔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是年,绍兴县灵芝、会龙、??湖等地渔民技工,去温州、台州等地帮助发展外荡养鱼。1955年4月,省水产局和宁波专署在绍兴钱清举办宁绍7县外荡养鱼训练班,参观、实习、普及外荡养鱼知识。1956年,渔业生产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和数社联营,1957年扩大到以乡为单位联营。外荡养殖仍采取“白水养鱼靠天收”的传统粗放经营。1958年,各地以大公社(区)为单位组建渔场,其中绍兴县皋埠公社(区)渔场,包括原国营皋埠渔场及豆姜、樊江、皋北、陶堰、上蒋、富盛等乡渔场,计外荡12140亩、鱼箔188关,有鱼种池167.3亩、渔工167人。外荡大水面基本上达到“有水皆养鱼”的要求。在国营渔场示范带动下,外荡养鱼采用池塘养殖方式实行大面积投饲,进入半精养阶段。60年代,强调“以粮为纲”,水面绿化,种菱养草,水面退回给大队,不少渔民插队务农;70年代,水面菱草覆盖率扩大到60%以上,“小河不见天,大河留条线”,出现行船难、养鱼难。这种状况持续20年左右。
70年代中期,发展网箱养鱼,使外荡渔业进入精养阶段。1975年,上虞县水产养殖场在小越湖设网1只,面积0.1亩,产鱼296公斤。1976年,绍兴县皋埠渔场等5家渔场设鱼种网箱0.5亩。1977年扩大到25家渔场的20.26亩。是年,上虞县水产养殖场5只计1亩网箱,产鱼10840公斤。该县小越区6个公社,22个生产队和3个社办企业,共设网箱83只,计16.4亩,平均亩产超过1250公斤。1978年11月,浙江省水产厅在绍兴县召开网箱养鱼现场经验交流会,肯定网箱养鱼在发展外荡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1978年,网箱养鱼由小试验转为大面积推广。绍兴县利用省渔业机械化资金,对网箱养鱼每亩补贴1500元,全县网箱养鱼面积增加到274.05亩,占全省的28.7%。当时,形成箱内产卵、育苗、育种、成鱼的一整套生产技术,对网箱大小规格、形状、结构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获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年11月,国家水产总局在绍兴县召开19省、市、自治区网箱养鱼现场会,推广绍兴网箱养鱼经验。1980年,省人民政府安排无息贷款100万元支持绍兴、上虞两县大面积发展网箱养鱼。同时,诸暨白塔湖渔场网箱养鱼成功,在湖区农民中迅速推广。1981年,省水产局下达网箱养鱼与外荡配套精养试验课题。绍兴县在灵芝水产大队和阮社联合渔场定点试验,成效显著,作为一种新的外荡精养方式在各地推广。1982年3月,绍兴市②网箱培育鱼种技术推广,获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推广奖。
浙江省围栏养鱼始于上虞。1982年,上虞县水产养殖场在叶家湾外荡围栏养鱼80亩,变“大水面、粗管理、低效益”为“小水面、精管理、高效益”。翌年,扩大到200亩,年平均亩产3000公斤,亩产增长10倍。其中设网箱10亩,培育鱼种。绍兴县瓜渚湖渔场围栏10亩,培育仔口鱼种。1985至1988年,绍兴县袍谷乡赵市村泗汇头外荡和南钱清乡江市村施家荡892亩水面,实施省科委下达的“外荡养鱼精养高产技术研究”项目,亩产397.1公斤。该项目采用网箱配套、鱼珠混养、鱼禽联养等综合养殖以及改革拦鱼设施、合理投饲、常年捕捞和提高中下层鱼起捕率等技术措施,取得大面积高产。1988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是年,绍兴湖渔场围栏150亩,养殖老口鱼种。越城区灵芝水产村实施绍兴市科委下达的“外荡精养高产技术开发”星火计划项目,围栏精养145亩,淡水鱼总产达91569公斤,单产631公斤。全市推广“外荡养鱼高产模式技术”,实施渔业丰收计划22161亩,采用网箱配套,分隔精养,围栏精养多种方法,实行精、青饲料结合,养殖与增殖结合,获得平均亩产262.8公斤。绍兴县阮社乡联合渔场外荡网箱养鱼55.1亩,其中成鱼网箱37.3亩,鱼种网箱17.3亩。成鱼网箱通过调整放养结构,改革网箱结构与布局,改进饲养技术,亩产一直保持在5吨以上,最高亩产达到20吨,称为“水上丰产方”、“河里鱼仓库”。全市网箱养鱼1257亩,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由于鱼种池塘增加,鱼种网箱逐年减少。1990年,全市外荡养殖面积11.95万亩,(其中网箱养殖645.2亩,围栏精养4.6万亩),总产量达到8699吨。
池塘养鱼始于春秋末期。越大夫范蠡在会稽山下目鱼池养鱼。目鱼池为重要淡水鱼场(《越绝书》)。根据养鱼实践,他在《养鱼经》中记述:“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唐代,皇帝姓李,李与鲤同音,禁食鲤鱼,捕获必须放生,池塘养鱼的品种遂以青、草、鲢、鳙代替鲤鱼。宋代,“会稽、诸暨以南大家,多凿池养鱼为业。”鱼池规模“有仅数十亩者”,岁收“数十百缗”。北部平原水网地带,“清池投饵看鱼浮”,“舍南舍北养鱼塘”(陆游诗)。池塘养鱼更为普遍。南宋至明、清,纷纷填鱼池为粮田,池塘养鱼业衰退,所剩池塘大都转为鱼种池。清末民初,绍兴、诸暨利用兴修铁路、公路留下的取土坑,兴建一批鱼池。1953年12月,浙江省水产资源调查队统计,绍兴县共有池塘(包括山塘)9338只,总面积6413.9亩。其中养鱼池3642只,2991.47亩(包括鱼种池176只,257.97亩);可养未养485只,505.39亩;改造后可养鱼481只,751亩,其余为不可养鱼池。70年代,“毁塘种粮”、“围湖造田”,养鱼业大受影响。1971年,绍兴县围??湖造田3000亩。1979年,绍兴地区共有商品鱼池438只,1956.5亩,放养仔口鱼种72.57万尾(11207公斤),老口鱼种1700公斤,净产121吨。
1979年,耕地按照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各地利用湖区和海涂的低产田、低洼地改建鱼池,池塘面积迅速扩大。1980年,鱼池面积增加到15778亩,其中商品鱼池12428亩。1984年,绍兴县齐贤区各乡将1109.67亩湖田,改建为鱼池829.53亩。是年,位于绍兴、上虞两县交界的贺家池,由两县共建湖心大堤,平分水面,堤长1250米、宽10米,总投资200万元,完成土石方83.39万方,开掘交通河6047米,筑路15095米,建成鱼池1330余亩。1985年,诸暨县在樟高湖投资13万元,建鱼种池54亩、商品渔池152亩,全县共新建鱼池791亩。1986年,绍兴县东浦渔场,在湖边开掘鱼池190.5亩,建成水产、畜禽、果蔬基地。1987年,上虞县沥东乡渔场,利用池塘渔业优势,发展立体渔业。全场210亩池塘,水面增养草、鳊、鲫、鲻等鱼类,塘边饲养猪、鸡、鸭,塘堤种植40多亩优质牧草,四周种植葡萄,搭棚向池塘空间延伸,形成“海陆空”优势。1988年,该场产商品鱼82.5吨,鱼种100万尾,人均收入4000元,为发展池塘渔业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海涂渔业开发始于60年代后期。1969年,绍兴县城东水产大队在三江老闸外围垦土地1300亩,移民开垦,掘池养鱼。1978年,绍兴县商业实验场在红湖口发展鱼畜生产。1979年,上虞县新建乡在海涂七六丘挖池65亩,翌年又增加110亩。1980年,绍兴县海涂(越北)渔场等新开鱼池212.5亩。1984年11月,绍兴、上虞海涂渔业开发列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项目,按项目编号称为“二七○○工程”。迄1987年11月,绍兴县海涂兴建鱼池4000亩,上虞县海涂兴建鱼池6000亩,有关配套工程全部竣工,总投资1000余万元。鱼池整齐排列,水流自动调节,使用养殖机械实行多层养鱼。1988年,推广海涂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实施省星火计划面积12021.6亩,平均亩产435.9公斤。1989年,推广池塘养鱼高产模式技术,实施省渔业丰收计划面积7433.9亩,平均亩产565.9公斤。在实施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过程中,成功地应用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草鱼疫苗注射、套养夏花鱼种、种草养鱼和鱼禽联养等技术措施。1990年,全市池塘养成鱼总面积32199亩,总产量9526吨,平均亩产商品鱼295.8公斤。
春秋末期,越国开始在南池堰塘养鱼。“南池在县东南二十六里会稽山,池有上下二所。旧经云范蠡养鱼于此。…三年致鱼三万”(宋嘉泰《会稽志》)。上池在今绍兴县坡塘乡盛塘村,面积约360亩;下池在南池乡秦望村,面积约800亩。北宋《剡录》载:嵊县较大的山塘有黄塘、汉塘、新塘、广利塘。广利塘“采渔”时塘水发浑。明、清至民国,山区人民吃鱼难。新昌、嵊县南部山区,山民以木制鱼代替鲜鱼迎春和祭祀。
50年代后期,山区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把发展山塘、水库养鱼列为开发山区的一项重要内容。1958年前后,各县相继兴建一批大、中型水库,山区开始大水面养鱼。水库养鱼需要解决深水捕捞和精养技术。1964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诸暨县石壁水库,试验赶、拦、刺、张联合捕鱼法成功。1978年,嵊县眠牛弄水库设3只鱼种网箱,育仔口鱼种7800尾。1979年,嵊县10座水库利用库湾、荒滩、荒地,建鱼种池125亩,年产鱼种100多万尾,解决了水库养鱼的鱼种问题。1982年,省水产局和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新昌县西郊乡进行山塘、小水库养鱼高产技术开发研究,鱼种培育、合理放养、投饲施肥、防病治病技术,1985年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全乡344亩山塘、水库,平均亩产225公斤,总产量比1982年增加9倍。1987年,实施省科委、省水产局“山塘、小水库养鱼高产技术推广”项目,全市实施5233.7亩,山塘亩产90公斤,小水库亩产62.4公斤。1989年,实施省“山塘、小水库养鱼高产模式技术推广”15910.7亩,推广种草养鱼、鱼禽综合养殖技术,平均亩产102公斤。1990年,全市山塘养鱼38042亩,产鱼2628吨,平均亩产69.1公斤。水库养鱼54294亩,产鱼1602吨,平均亩产29.5公斤。
1959年,绍兴、诸暨稻田养鱼试验成功,其中绍兴县当年稻田养鱼800亩。1960年,绍兴县稻田养鱼7895亩,诸暨县稻田养鱼2100亩。稻田养鱼的主要品种是田鲤、鲤、草鱼等。1982年,嵊县大崑乡推广坑塘养鱼111户,养殖面积3300平方米,放养鳊鱼175尾、草鱼7054尾。1984年,全乡坑塘养鱼184户,5330平方米。是年,嵊县水电局、县科委在大崑、城郊、普义等6乡32户、92.39亩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培育鱼种试验,产商品鱼320公斤、鱼种4202尾。全县推广稻田养鱼142亩。1985年,全市稻田养鱼5858亩。1986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绍兴县马海乡建立“稻田养鱼百亩试验方”,试验稻田养蟹种、育青虾。一试验户7亩稻田,鱼蟹混养,产稻3875公斤、鱼515公斤、幼蟹35公斤。1990年,全市稻田养鱼54.7亩,产鱼8吨;坑塘流水养鱼3389亩,产鱼265吨。
特种水产品养殖
珍珠 1959年,绍兴县渔场派员赴湖南参观,学习以铅、铜作核,插种皱纹冠蚌,育成附壳珠经验。1960年,省水产厅组织部分县、场去广东湛江学习有核珠生产技术。绍兴鱼种场、城南公社渔场和上虞县养殖场,购回珠核,当年养蚌3574个,插种珠核7197粒,育成有核珠。1966年秋,上虞县养殖场育出无核珠。1967年,绍兴县渔场三角帆蚌育珠成功。1968年春,宁波地区水产局在上虞县水产养殖场举办人工育珠培训班。1971年,绍兴县豆姜水产大队人工繁殖三角蚌成功。1976年,诸暨县人工繁殖小蚌成功,绍兴地区人工育珠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70年代,珍珠生产由省下达指标,渔业部门定点。1975年,全市产珠252.2公斤,其中绍兴县南钱清、阮社、城东、富盛12家渔场,产珠199.5公斤。80年代,放开珍珠生产,各地涌现出一批养珠专业户,育珠专业村。其中,越城区灵芝乡张市村、水产村,绍兴县豆姜乡水产村、福全乡信诚村、管墅渔场、东浦镇渔场,诸暨县西江乡长乐村等,年产珍珠超过1吨。1983至1987年,诸暨县以姚江区为主,圈湖育珠,挖田养蚌,出现养蚌育珠热。1987年,产珠22.6吨,成为全省珍珠主产县。1989年,挖田养蚌风被制止,部分还田。白塔湖环湖32村1336户,圈湖育珠3234.2亩,建造管理舍730座。1990年,全市产珠28.17吨。
鳗 清道光《会稽县志》:“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至八月始肥”。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越人每于秋风潮起时取之”。20世纪70年代,年捕获2至3吨,并利用鳗苗资源开始人工养鳗。1974年,嵊县新民乡鱼种场建立鳗池1.6亩,5月份放养鳗苗18公斤。1975年,上虞水产养殖场在大介柜溇建鳗池二口,面积6.8亩。1985年,绍兴县水产养殖公司在??湖投资123.7万元,建鳗池6亩。1987年,绍兴县东浦镇渔场突破鳗苗培育关,白仔鳗苗成活率达97%,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988年,扩建鳗池21亩,总投资334万元,成立绍兴县养鳗场。是年,全市共建鳗池27.16亩。嵊县前岩水库投资16万元,试验网箱养鳗,放养鳗种237公斤。绍兴县阮社、城南、豆姜、孙端等渔场,外荡网箱养鳗546.83平方米。1989年,全市捕获鳗苗2706公斤,池塘养鳗47.02亩,外荡、水库网箱养鳗632平方米,产成鳗28.37吨。
蟹鳖 1987年,绍兴、上虞两县海涂池塘养蟹305.5亩,蟹苗来自瓯江。主要养殖单位有绍兴县新围镇渔场和上虞县沥东乡渔场。1988年增加到420亩。绍兴县推广河蟹大面积增殖增放技术,获国家丰收奖二等奖。翌年,扩大到510亩。省淡水所在绍兴县海涂85丘、市水技站在新围镇渔场进行鱼蟹混养试验成功。1989年,绍兴县东浦渔场投资32万元,建鳖池2200平方米,养殖亲鳖,产卵孵化,生产商品鳖216.45公斤,人工繁殖幼鳖580只。1990年,全市饲养产蟹33吨。
渔民
会稽水乡泽国,是浙江淡水捕捞重点渔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剡县桐亭楼,“楼两面临江,尽升眺之趣。芦人渔子,泛滥满焉”。宋《剡录》记有溪口长官祠,“祠下为嶀潭,水多巨鱼,渔人舟子所藏集”。鉴湖水域“鱼市人家满日斜”,“水滨农隙架鱼梁”,专业捕捞和耕余捕捞更是兴盛。清宣统三年(1911),会稽县有各类渔船659只。民国22年(1933),上虞县有渔民1500人、渔船1500只。26年,绍兴县以渔为业16335人。抗日战争期间,绍兴县会龙、车家弄、皋北等地渔民大批流亡宁波、镇海。35年,渔民减至4000人。36年,嵊县有渔民84户、314人。1950年,绍兴淡水捕捞渔民占全省25%,其中绍兴县占全省19.6%。1952年,实行水上民主改革,渔民生活相对安定。1953至1955年,绍兴、上虞、嵊县有专业渔民2706户、12329人,兼业渔民3110户、14765人。其中绍兴县专业捕捞渔民2163户、9716人,兼业渔民2348户、11594人,有渔船4789只。1960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压缩商品粮供应,一批渔民被安排到农业队从事农业。1965年,绍兴县渔民减少到1344户、4589人。1968年,淡水捕捞个体渔业组织起来,绍兴县在渔民聚居的城东、跃进(灵芝)、豆姜建立3个水产大队(水产村);在渔民分散的皋北、亭山、华舍、福全等地组织捕捞队,附属于联营渔场。1975年,绍兴县阮社、皋北、亭山、华舍等地,相继用渔改资金办起针织厂、服装厂,安排渔民家属、子女就业。实行以养为主,养捕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发展。上虞县建立三联、谢桥、东江3个水产大队。诸暨县鹭鸶湾成立捕捞队。国家发放渔改资金,安排专用物资和养殖水面。80年代,各地捕捞队解散,渔民恢复个体捕捞。1990年,全市淡水捕捞专业渔民3086人,捕鱼3783吨。
渔具
淡水捕捞分内河与外江两种。内河捕捞水域主要在本地区、宁波和杭嘉湖地区外荡;外江捕捞水域为曹娥江、浦阳江、钱塘江和姚江。内河捕捞渔民在陆上定居,上虞、诸暨的外江捕捞渔民少量以渔船为家。捕捞多在冬季进行。大规模的捕捞工具有乌大网和大稀牵(拖网)两种。小规模捕捞工具有大罾、撒网、丝网、游丝等。《会稽县劝业所报告册》载,清宣统三年(1911),会稽县有拖网128只、大罾115只、丝网123只、大罱98只、虾篱8只、鸬鹚16只、乌大网6只、撒网112只、游丝25只、泅潭16只、钩鲦86只、摸虾26只。捕捞时,先用乌大网把鱼群驱集于河叉,再用大稀牵围捕。民国26年(1937),捕捞养殖鱼类有大稀牵(大拉网)、乌大网;捕捞天然鱼类有打网、腰网、兜网、海兜等网具及钓、笼、篰、簖阱等。曹娥江上游用竹筏载以鸬鹚,腰盆配以丝网捕鱼。内河渔船有落江船、巡荡船、活水船、网船等。50年代,各类网具逐步以化学合成纤维替代丝、棉、麻编织网线。捕捞用的大稀牵网加装盖网和袋底网箱。1971年秋,绍兴县豆姜水产大队首先试制“跃进兜”,安装在鱼箔上,代替“簖”捕捞。1973年,绍兴县养鱼场制成起网机,在各地推广。80年代,外江捕捞渔船逐步实现机动化。曹娥江上游尚有鸬鹚300余只。
海水捕捞
越地河姆渡遗迹中有鲸、鲨等远洋深海动物和鲻、裸顶鲴等滨海河口性鱼类骨骼遗存。春秋战国时,越后海盛产海鲜,把海鱼加工成“鲞”,以石首鲞为上品。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云,时有鲔、魦、鲿、鲻等海洋鱼类。南朝陈末、隋初,海水产品丰富,石首鱼、春鱼、鲻鱼、银鱼、比目鱼、墨鱼等为沿海渔民主要捕捞品种。加工专著《会稽郡造海味法》问世。嘉泰《会稽志》称鲞为“养人之鱼”,“土俗爱重”,以含肚鲞为上馔。其时,钱清和三江为浙东重要渔港,海水捕捞发达。清末,有三江、沥海、雀嘴等重要渔港。新埠头(今绍兴县孙端乡王公铺村)为浙东重要渔盐集散地,舟山、岱山等地鱼盐,经此由水路运销各地。日常停靠海船二三百艘,有水产品加工场数处。
民国时,沿海渔民有三江帮、沥海帮和上虞帮。各帮有固定渔场和不同渔具、渔法。三江帮渔场东起宣港,南至新埠头、丁家堰、党山,西至闻堰,北达尖山。沥海帮渔场东起夏盖山,西接曹娥江口,北抵海宁。上虞帮渔场主要为雀嘴至夏盖山一带,东至余姚,北连海宁、海盐。三江帮以罾船、网船为主,捕捞的水产品有鳗、箬鳎、鲚鱼、梅童、海虾、扁口等。沥海帮、上虞帮以大捕船、大网船为主,捕捞品种有鲻、鲮、鲈、鲚、海蜇、白虾、蛏等。捕捞网具有张网、大捕网、拖虾网、流丝网、船头腰网、插网及蟹钓等。雀嘴附近水域,鱼群集聚,产量最丰。沥海帮渔民有篰船76艘,年产量约4000余担。
1952年,上虞有出海渔船139艘、渔民863人,产鱼815吨。1953年,绍兴县有海水捕捞渔民44户、253人,渔船44艘。1958年,上虞发展机帆渔船36对(一艘网船,一艘煨船,对网作业)。1959年,新建10艘机帆渔船,进入舟山渔场捕捞。1974年,大型渔船增加到93艘,6410马力,产鱼8558吨,为历史最高年。1975年,绍兴县发展5对机船,总装机1270马力,载重630吨。1976年,上虞县新建公社发展灯光围网,10组船捕捞上层鱼2000吨。其间,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大型外海捕捞渔轮投资大,海水捕捞生产逐年下降,1979年降至4068吨。1981年,绍兴县5对机船仅存阮社渔场1对。是年,上虞县12个渔业队,共有机帆渔船41对,产鱼4840吨。80年代,进行渔业体制改革,渔船承包到户、到组,渔船趋向小型化,海水捕捞年产稳定在4000吨至5000吨之间。1990年,上虞县有渔业乡1个(新建乡)、渔村13个,渔户2146户,渔业人口7015人、渔业劳动力5526人;海水捕捞产量4815吨,其中底拖网490吨、对围网366吨、定置作业1396吨、其他小型作业2563吨。分品种产量主要有带鱼680吨、小黄鱼3吨、鲳鱼24吨、鳓鱼2吨、马鲛7吨、海鳗14吨、鲐鱼7吨、蓝圆鯵30吨、梭鱼50吨、虾105吨、蟹931吨、墨鱼27吨、海蜇141吨、银鱼14.3吨全部出口国外。
主要为海带。1959年,上虞县沥海、崧厦组织海带养殖队,从大连购进海带苗136箱,计812万株,在象山港养殖800亩,设放养架1200台,养苗763万株,产干品67.35吨,为浙江省推广海带南移最早地区,荣获国务院农业先进单位奖。1960年,养殖队295人,产海带257.45吨。80年代,上虞县在象山港有2个海带养殖场,养殖水面1350亩,常年养殖300多亩,年产海带500吨左右。1990年,产海带190吨。
春秋战国时,越滨海设盐场,“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越绝书》)。汉时,“高祖立濞为吴王,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冬置盐铁官”(《浙江通志》)。其时,会稽为全国设盐官的28个县之一。唐代,越州设兰亭盐官,盐场有会稽东场、西场,“频海居人以鱼盐为生”(沈立《越州图序》)。宋代,有三江、曹娥、钱清盐场,一场十灶,每灶昼夜煎盐六盘,一盘300斤。其中钱清盐场水势稍浅,按六成定产。明洪武元年(1368),实行定岁办盐,以实物计值,每引食盐400斤,给米一石。明弘治《绍兴府志》载:郡之所产,常以竹盘烧之,故味美而色白,为他郡最。清时,曹娥江淤涨。康熙初年,沿江农民开发海涂,“择高淡者开垦归民,低咸者刮淋归灶”,塘内民田,塘外灶地。三场共有煎灶368座。咸丰年间,薪柴日贫,燃料缺乏,制盐开始由刮泥淋卤锅煎改为刮泥淋卤板晒。清末,增东江场。因滞销,四场煎灶减少到95座。
民国元年(1912),钱清场、东江场、金山场,有煎灶29座,年产盐14万担。12年,《中国实业志》载:按制盐器具估产,钱清场有晒盐板42707块,三江场、东江场、金山场有灶具33座,每板年产盐300斤,每灶年产盐1584担,年产盐能力可达65.11万担。实产约为生产能力的50~60%,占全省产量12.16%。15年,四场共产盐38.44万担。大部为煎盐(细盐),部分为晒盐(粗盐)。煎盐成本较晒盐高一倍半以上,后全部改为晒盐。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钱清盐场公署,辖十二埭、童家塔、汤家(今属萧山)、南汇(今属上虞)四个场,增设金山盐场管理所,辖金山场。36年,产盐32.1万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萧绍虞盐场管理所,后改为钱清中心场务所。195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绍兴县盐特区,辖头蓬(萧山),童十、赵湾、南汇(上虞)4个盐乡。是年,金山盐场坍涂停办。绍盐色白味美,但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多,占10~14%,产大于销,实行限产限板(盐板),年产盐1.5万吨左右。制盐采用传统工艺,分刮泥、整漏、板晒、去杂4道工序。刮泥:将盐分多的涂泥薄薄刮起一层,晒干成白色,垒成条状。整漏:将晒干涂泥均匀放入无底木桶,轻轻踏实,放一层,踏一层,以能浸渗为度。然后缓慢灌水淋卤,用管接入盛器。板晒:将盐卤灌入1米多宽、2米多长的盐板,经阳光晒干,成颗粒状。去杂:板晒时,氯化钠先形成颗粒状,即收贮供食用;含氯化镁、硫酸镁杂质多的部分于其后结晶,作盐卤处理。1953至1956年,童十盐场和赵湾盐场年年坍涂,长达5公里多,仅容几百块盐板,两盐场关闭。1956年,成立绍兴县渔盐局,管理头蓬、南汇两个盐业生产合作社,年产盐5000吨左右。1958年,头蓬划归萧山县管理,南汇划归上虞县管理,绍兴县渔盐局撤销。是年,头蓬、南汇严重坍涂,绍兴盐业生产历史终结。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美味菜肴具备的特征,而作为食材或者说种子的黑皮花生却俨然已经具备了...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发病没那么“突然”,脑溢血有6大征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发病...
什么样的苹果醋减肥才好。减肥常喝苹果醋危害不可忽视尽管苹果醋有很多好处,但它确实对...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上次发布了《在家留24小时尿最全方法》之后,有肾友问道,他每次留尿都放防腐剂,有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