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古代性教育不落伍 唐太宗亲自给妹夫们上课(图)

2019-06-08 22:46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古代性教育不落伍 唐太宗亲自给妹夫们上课(图)

 
 
明代秘戏钱  

古代性教育不落伍 唐太宗亲自给妹夫们上课(图)

 
 
明代春宫画《皇帝临幸》  

古代性教育不落伍 唐太宗亲自给妹夫们上课(图)

 
 
清代压箱底  

  图/文 林一杕

  每年都要热闹一番的广州性文化节,刚刚结束。

  热辣火爆的场面,赤裸直率的用具,让人的性与欲彻底袒露在阳光、灯光和众目睽睽之下。

  性文化节,性很多,文化呢?类似争论每年都有。或者,需要在性里找找文化就是当下的文化?

  不过,许多人的确是通过性文化节才了解了中国的性文化,才了解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煌煌大旗之下,“秘戏鞋”长盛不衰,“春宫图”生机勃勃;在幽幽暗暗、起起伏伏的古老文化里,性教育一直不曾中断,一直有自己的主张,无论皇宫,还是草堂。

  在性的问题上,我们的先人或许不够坦率,但绝不落伍。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贵族性教育课程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性教育的记载始于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皇帝主持召开了一次全国规模的经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有关经学各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并由班固将之整理编撰为《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这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白虎通》,十分明确地规定了贵族子弟在“辟雍”学宫必须学习的各种技艺,除了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在课程中居然还有性教育。

  根据《白虎通》的记载,这次会议明确规定了这些贵族子弟的性教育,要在学宫中进行。为什么?因为“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渫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明阴阳夫妻变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渫渎,轻慢不严肃也;阴阳夫妻变化之事,性也。

  在皇帝主持的高规格会议上讨论性问题,足见其重视的程度。不仅仅如此,会议甚至还讨论了应该和未满50岁的妾性爱几次这样的事情。

  贰

  民间的性教育

  中国古代,民间百姓的性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嫁妆画”和“压箱底”。这种“照猫画虎”的引导方式,是性教育的“形象教具”。 根据存世的实物看来,“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8张12张不同性爱方式的图画(后来发展为春宫画)。从其雕版印制、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民间色彩等特点,我们就知道它在民间的需求量以及受欢迎的程度。哪家的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都得买上一两卷,作为嫁妆,让女儿在新婚之夜,铺在床上,“照猫画虎”接受启蒙。

  中国的“嫁妆画”最早见于先秦墓葬中,汉砖也有大量表现,其实物的制作,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东汉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曾写了一首长诗《同声歌》,以女性第一人称叙述新婚之夜的心情:将首饰都卸下来,宽衣解带,在枕帐之间铺开“嫁妆画”,欣赏那夺人心魄的人体之美;要拜精通房中术的素女为师,做那人人爱做的事,就像轩皇一样;人生的快乐莫过于今宵,即使到老掉牙的时候,也不会忘怀……

  诗歌中的“轩皇”,指黄帝,因为传说黄帝曾和一些有学问的老者学习、讨论如何做男欢女爱。此后,《同声歌》就一直与“嫁妆画”相伴相生,形影不离。

  “压箱底”大多是瓷器,拳头大小,外形多是吉祥的瓜果状,有盖,内藏一对交合男女。女儿出嫁前,母亲揭开“压箱底”的盖子,让女儿知道“夫妻之道”;平时,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

  这都是我国古代特别的性教育方式。生活中,“性”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只有当儿女入洞房时,才拿如此图谱或瓷器给予启蒙。尽管属于“速成”,但管用。

  

  形形色色的“教具”

  中国古代对性教育的重视,注定其性教育的方式不会是单一的,因此,其“教具”也是丰富多彩的。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陈真曾经展示过一件罕见的藏品———朱红羊皮枕。描绘着金色龙凤和双喜的朱红羊皮枕,一打开,枕头里上下内壁均画着生动的性爱图,里面还有一本绘着形态各异性爱图的小册子。这是古代一个女儿出嫁时,母亲赠送给她的一个特殊嫁妆,目的是教女儿婚后怎样享受夫妻生活。

  如此构思巧妙,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