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虐待和性侵幼童,心理学能做些什么?

2019-03-26 23:51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大家好,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了最近北京幼儿园虐童事件。

由于我没有直接接触过相关的研究,所以关于“恋童癖”这一话题,我目前也是一知半解,我想以后好好过一遍文献再给大家讲,所以有一些朋友后台问我的问题,我目前还是不回答了,不好意思。

我们今天不讲研究,我们今天稍微借着幼儿园的话题,谈谈我对心理学的一些个人的看法,想看科普的朋友可以退出去了。

有一位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可以稍微谈谈我的理解。

“rita你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关于虐待性侵幼童,心理学能做些什么?除了事后的干预,能不能在事前就识别出有这些倾向的人?”

这位朋友问了两个问题,问的都很好:1,心理学能做什么;2,能不能识别有这些倾向的人。

我们先说2。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吗?杀个人对他们来说比对普通人要容易的多,然而很大一部分反社会人格障碍选择了好好过日子,不会杀害任何人,那么我们能因为发现了他们这种“倾向”就把他们关起来或者监控起来吗?

相同的,恋童癖也一样,即使我们发明出测试,那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要达到多少才能真正投入应用?谁去测?测谁?测试过程会不会违反伦理?要不要备案?会不会造成个人隐私的侵犯?

如果说我们可以对高危对象实施监控,那么“高危”的标准在哪儿?谁去监控?监控多久?钱谁出?

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除非有新技术出现,不然目前还很难在这个层面阻止犯罪。更何况,发明测试的相关研究,谁来做?我们看看高校里,心理学专业有多少人愿意选择留下来做研究?有多少人乐意看着同龄人一年一年涨工资,而自己却天天往监狱医院跑,看文献写论文,天天掉头发还没钱拿。

要是能给他们涨涨工资该多好,多点福利该多好,这样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不管是设计干预项目,还是增强防范措施,怎么也比大家在网上嚷嚷着剁吊啊阉割啊的有用。

那我们来说问题1,心理学能做什么。

我之前也说了,恋童癖我不太熟悉,但是我对校园霸凌比较熟悉,曾经参与过干预项目的研究和设计,所以可以拿国外的防霸凌措施给大家举个例子。

心理学能做的比较多,第一当然就是研究,对受害者和加害者都进行跟踪调查,将其背景,心理状态,未来发展,人际关系等等特征逐一进行记录和数量分析,再从中挖掘霸凌出现的原因,反复验证测试之后推出与之相符合的霸凌预防和事后的干预项目。

比如说,对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让他们意识到“霸凌”= “伤害他人”更能阻止霸凌,而对年纪较大的孩子,鼓励旁观者介入更能有效阻止霸凌,那么我们在幼儿园和中学就要使用不同的霸凌干预项目来达到最好结果。

这些都是研究的结果,而这些研究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来完成。

那么我们在虐待性侵儿童的领域究竟有多少专家可以做这种测试和研究?

在避免虐待性侵儿童方面,理论上来说心理学可以做到通过干预项目来显著降低发生率(教育成人和儿童,为机构设置规则),同时,在不幸发生后,心理学也可以帮助受害者调整状态,尽量回避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心理学能做什么?心理学能做很多,但是问题就是谁做。

这种几年看不到收益的事情,谁会愿意投入?以中国性教育接受程度来说,即使设计出干预项目也不容易在各地推广。

我在加拿大做研究,我们的文献库不受限制,我们可以使用大量过去的文献为基础来调整我们的项目。同时,除了学校的拨款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很多其他资源:基金会,警局,学校等等机构和家长们都非常支持我们的研究,有钱给钱,没钱给人,所以研究做起来还算顺利。

就算这样,一些项目的测试和对比还是花了2年时间。

有些朋友会觉得,哎,实验做这么慢,你们是在拖什么。不是拖,是有障碍。比如说,我们想要做反社会人格障碍是否与遗传有关这一课题,我们需要一些同卵生双胞胎来做对比,但是在中国,有双胞胎的家长,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登录在参与者池当中呢?由于社会问题,我们为了保护自己,拒绝参与实验,从而加大了实验难度,当然也就延长了实验时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拖这么久还赚不到钱,未来还有可能遭到思想传统的家长的抵制而撤回,这样的项目,谁乐意做,谁乐意投资。

所以这位朋友的问题问得好,很多朋友对于心理学的认识都停留在“心理咨询”上,然而心理学的主体,其实应该是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公开分享自己的研究结果,搭建起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结构,并被后人加以应用,来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心理学能做的很多,但是正在做的人很少,能理解的人也很少,我希望可以通过今天写的这一小段文字让一些朋友们了解,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重点不止是治疗精神病。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