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鱼米之乡遭遇有色污染:湖南整顿大米产业(2)

2019-03-08 17:3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当地宣传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获悉当地大米镉超标后,攸县县委书记胡湘之、县长龚红果专门召集当地监管部门听取汇报,副县长罗曼旋主持食安办、经信局、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粮食局、环保局等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商量方案对策。

目前,攸县当地政府不仅对广东省质监局曝光的企业要求停产整顿,也对攸县剩余的米厂企业均进行样品检测,查实详情,以确保不让污染的大米再次流入流通市场。

治理湘江流域

攸县官方在针对第一批被广东质监局通报的3家当地企业时做出的回应称,涉事企业周围10公里内都没有重金属企业。

尽管攸县官方表示涉事米厂周边并无重金属企业,但攸县当地农业界的一位人士认为,仅根据米厂周边10公里没有污染源,就排除污染的存在,这并不严谨。比如大板米厂的稻谷收购范围就远不止10公里,而是从周边乡镇大量收购,像周边的银坑乡、凉江乡等,就有正在生产的铁矿等工矿企业。

根据《2012年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攸县去年GDP为25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仅29.09亿元,同比增长仅2.9%,而攸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28.8亿元,同比增长16.2%,去年该县2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共计323.6亿元,增长21%。

在这其中攸县原煤开采量高达645万吨,增长15.7%,跻身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大县之一。

攸县当地的一些官员私下对记者表示:“那些矿产企业都关乎经济指标,都是当地GDP的重要来源,所以牵涉的问题很复杂,都是高层要再三权衡、仔细考量的事。”

相关资料显示,由于攸县重金属生产企业众多,规模普遍偏小,污染相对较重,而其主要水源酒埠江最终都汇入湘江,因此已被列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在湖南提出治理湘江的大趋势下,2012年,攸县政府提出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明确下达“到2015年全县重金属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0%”的工作目标,并投入2000万元资金,关闭24家污染严重的重金属企业。

不过当地官员担忧说,治理意味着巨大预算投入,但目前,地方财政每年处于赤字状态。记者查询当地财政状况获悉,去年攸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2亿元,增长20.1%,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55亿元,增长21%,赤字近7.33亿元。

攸县样本虽小,但却是湖南产业结构的一个巨大缩影。此番入围的株洲、衡阳等城市皆为湖南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株洲为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不但是“中国电力机车之都”,而且是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环境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株洲多年前便提出重金属污染治理一揽子措施,但落实效果却一般,一个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很难对一些大型国企“开刀”。

而聚集了湖南60%人口的湘江流域,贡献了湖南7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也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其中,以重金属污染为甚。

在湘江污染治理问题上,湖南省前任省委书记周强曾表示, 湘江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我们叫做壮士断腕,背水一战。”

一个可以量化的成绩是:从2008年到2012年大力开展整治湘江行动以来,整治了湘江沿江的264家污染企业,在洞庭湖关闭了沿湖236家造纸厂中的234家。

“湘江有很差的时候,但是这两年中国环境公报对湘江水质的描述是良好。”湖南省环保厅的一位官员认为,虽然尚未达到治污目标,但湖南对湘江治理的成效有目共睹。

整顿大米产业

根据攸县政府的统计数字,2012年攸县全年水稻种植总面积99.5万亩,总产稻谷45.28万吨,而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只有4.5万亩,总产量仅2.6万吨,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能,均不足水稻的5%。

当地的农业结构主要依附于水稻经济,但目前当地的37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中,35家处于停工状态,仅一家正常开工,还有一家处于半停工状态。

“这样下去我肯定是破产了,我厂里的固定资产投了400多万,还有四五百万的流动资金都是民间借的外债,现在政府让我停产整顿,我手上没有流动资金,债主们到处找我逼债。”面对本报记者,大同桥大板米厂刘湘骥焦急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攸县大同桥大板米厂正是被广东省质监部门最早点名的3家湖南大米企业之一。广东方面通报称,大同桥镇大板米厂生产的2批“高安大米”被检测出镉含量超标。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