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中国科学家集体狙击,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开始"破冰"(2)

2019-07-05 21:07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宋雷算过这样一笔账:以2012年全国产妇生育数1544万人为例估算,按中国人的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率,全国每年新增近2.5万个埋藏了子女在青少年期间发生不幸风险的家庭。

  临床发现,绝大部分肥厚型心肌病呈染色体显性遗传,约60%的成年患者可检测到明确的致病基因突变。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40%至60%为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已发现27个致病基因与肥厚型心肌病有关。

  “认识清楚病因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精准用药、精准医疗,说到底是‘个体化医疗’。”宋雷说。

  随着研究深入,心肌切除、介入微创等治疗技术也日渐成熟。

  阜外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王水云介绍,国内第一例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切除术于1992年在阜外医院实施,到2008年总计不超过100例。从2009年起,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迄今已实施超过千例手术,总体死亡率在1%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精准医疗包括四个方面:基因诊断、分子分型、基因水平危险分层、预警和遗传阻断。

  近年来,阜外团队还在与北医三院团队合作,帮助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下一代中阻断遗传疾病,避免悲剧在家族重演。

  北医三院生殖中心教授闫丽盈介绍,生殖重点实验室PGD(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小组主要负责胚胎的基因诊断,目前进入流程的PGD病人有543例,包括180余种家族遗传性致病基因,覆盖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隐性遗传等遗传病。通过单基因致病基因诊断出生的新生儿88例,处于妊娠中40余例,让无数患者看到了希望之光。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以心血管损害为唯一表型或伴有心血管损害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数量达百余种。这类疾病临床表现高危,导致猝死和心衰,呈现家族聚集的特点。猝死事件,往往成为一个家庭的“至暗时刻”。

  作为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中国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肥厚型心肌病领域超过20年的不懈努力,宣告单基因遗传性心肌病的治疗正告别“束手无策”的艰难境地。

  “我从没想过,有一类朋友叫病友。”34岁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李小真这样回忆就诊经历。李小真还是大二学生时,就被诊断出肥厚型心脏病。她说自己很怕死,在一段时间里陷入对死亡的恐惧。14年来,她一直用药物控制,病情没有太大的发展和变化。

  “今年4月我复查时得知,目前已可通过基因技术,避免疾病遗传。这是太好了。”李小真说。

中国科学家集体狙击,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开始"破冰"

  ▲病友会现场指导病友做紧急人工心肺复苏,地上为模拟人。

  历经两年多的反复研究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问世”,标志着心血管疾病诊疗向精准化、个体化方向迈出坚实一步

  伴随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超摩尔定律”式的发展,近年来,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精准医疗获得迅猛发展。

  在心血管病领域,临床上对以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离子通道病等为代表的单基因致病遗传心血管疾病,已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早期诊断、预警和针对性治疗;还能对致病性基因突变携带者及其家族进行遗传筛查、遗传阻断。

  这是中国心血管病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的分水岭——2015年11月22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在江苏徐州成立,标志着中国最权威的医学团体——中华医学会在心血管病领域开始正式组织专家集体“进军”精准医学。

  继在无创产前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等领域获得快速发展后,精准医学正迅速向心血管病领域延伸。3年多来,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指导下,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脚踏实地,步履坚定:

  ——将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21家医院设为心血管病精准诊疗合作/示范基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27个医院建立课题合作中心,涵盖12个省、三大直辖市,覆盖全国1/2人口;

  ——建立“精心联盟”互联网平台,链接线上线下的学科资源;

  ——开展中国心血管病精准诊疗系列研究之“肥厚型心肌病多中心注册研究”和“年轻高血压多中心注册研究”,夯实精准医学发展基础;

  ——出版核心期刊《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103位编委来自59家单位,遍布19个省市。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