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米镉含量超标调查:土壤污染由来已久(2)_中国健康时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湖南大米镉含量超标调查:土壤污染由来已久(2)

2019-03-06 20:57 作者:默克

  尽管攸县官方的通报称大米镉含量超标企业周围10公里内无重金属企业,但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攸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在多年前就是公开的秘密。

  按照攸县桃水镇一些村民的说法,该镇在数年前就存在不少提炼重金属的小作坊,后来被迫关闭。甚至包括一些氧化锌厂。

  有熟悉那些氧化锌生产流程的村民透露,在提炼氧化锌的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铜镉渣等附产品。

  有消息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政府尚未要求关闭氧化锌厂之前,仅桃水镇一个乡镇的氧化锌厂,就有十数家之多。

  来自攸县环保局的材料称,该县在2012年投入2000万元整治重金属污染,在2013年春节前关闭了24家重金属企业。

  攸县官方承认攸县重金属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污染相对较重,已被列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为加大重金属污染整治力度,攸县明确下达了“到2015年全县重金属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0%”的工作目标。  

  大同桥善胜村的一位村民透露,前些年攸县仅氧化锌厂就有不下30家。这位村民还认为,这就是贻害子孙的污染项目。当年红红火火的氧化锌厂虽然关闭了,但攸县的土壤污染暴露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治理成本高昂

  在朱诚看来,解决“镉米”污染根本在于解决土壤污染。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人体来说,重金属中毒的也只能在几十年后才表现出来,而农田消除重金属污染需要几十年到上百年时间。

  此次攸县大米被查出镉含量超标,再次引对发湖南土壤重金属超标治理的关注。回顾这些年的诸多新闻,尤其是近几年的镉和血铅事件,足以表明那些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

  官方数据显示,湖南全省受到“矿毒”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达2.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湖南14个市、州中,有8个处在湘江流域,超过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污染。

  由于长期受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化工厂的污染影响,以株洲市的清水塘霞湾港排污口不远处的老霞湾港河床为例,其在2011年前底泥含镉量最高值达359.8克/千克。

  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定值,该处镉含量是该标准的1800倍,底泥含铅量最高值达1827.6克/千克,超标52倍。

  “十五”规划实施以来,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砷(砒霜)名列甘肃之后居第二位。但在湘江枯水期的5个月,“长株潭”河段镉浓度严重超标。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早已提上议程,湖南省方面准备分10年投资100多个亿来治理,其中第一步就是堵住污染源。

  为了治理重金属污染,湖南已逐步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该《方案》在2011年3月获得国务院批复。

  然而这些治理绝不轻松,以株洲为例,镉污染超标5倍以上的土地面积就高达160平方公里以上,当地在2011年决定试图用400多亿元资金,在最严重的清水塘污染区打造治污样本。然而,仅清水塘区域就聚集了180多家冶炼、化工企业,株洲需要关停、搬迁的企业更是多达175家,在2012年估算需要补偿资金就高达25亿元。

  这高昂的费用正是株洲市治污的一大心结。根据公开消息,仅株洲市后期治理需要的费用,就需要数千亿元之多。

  当地官员担心,一旦治污资金不到位导致治污不及时,其直接后果就是株洲以及湘潭、长沙等湘江下游地区都将持续受此影响。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