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中文版发布会于北京举行
柏格理传记
东旻女士介绍柏格理传记
柏格理传记发布会现场
昨日(3月31日),柏格理传记《塞缪尔·柏格理——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中文版发布会在北京彼岸书店举行,此次活动由东方历史评论和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该书译者之一东旻介绍了柏格理在石门坎的事迹及传记翻译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光沪就“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关系进行了分享,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浩武介绍了基金会所推动的教育和文化公益项目及石门坎现状。
《塞缪尔·柏格理——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一书的译者之一东旻介绍,柏格理是英国“圣经基督教教会”的传教士,该传教组织成立于1815年,1907年加入“循道公会”。1887年,柏格理来到中国,在云南昭通和昆明传教十多年但收效甚微。1904年,他接待了威宁羊街的4位苗民后,苗民们便常去昭通找柏格理交往奉教,他便将事工重心迁移到了石门坎,1905年,他在那里建立学校和教堂,1910年建成光华小学。到1915年,他所创办的光华学校共有17所分校,石门坎的学校已有超过200名学生,包括苗族、彝族和回族。
石门坎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蛮荒之地,石门坎《溯源碑》如此描述:“天荒未破,畴咨冒棘批荆,古径云封,遑恤残山剩水。”在那里10余年的时间,柏格理传播福音、建立教堂,创制苗文并翻译《圣经》;建立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族小学和西医院,创办西南地区最早的麻风病院;在中国首倡双语教学、男女同校,用苗文编了《乌蒙山区平民识字课本》,系统地开展扫盲运动,提升苗人的教育水平;建立游泳池、足球场等活动场所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并在伦理生活上给这个民族带来了改变。
石门坎这个宗教和教育的中心,当时辐射到了临近的30多个县份,被称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1915年,他因伤寒感染而离世,其墓碑上刻着:“牧师真是中邦良友,博士诚为上帝忠臣”。
80年代初,东旻的父亲东人达是贵州省毕节师专的一位老师,偶然通过旧书摊里一本书的记载而知道了柏格理的事迹,当地苗民对于柏格理的尊敬让他产生了好奇。1987年,他带了三位学生到石门坎进行调研,还找到了“苗族溯源碑”的残碑,那里没电缺水,环境如此艰苦,柏格理在当年是如何坚持下去并创造出奇迹的呢?此后,东先生历时8年多方寻索,找到了《柏格理日记》《苗族纪实》《石门坎与花苗》《在云的那一边》,并进行翻译整理。后集合张绍乔、张继乔和甘铎理等传教士的记录,于2002年出版了《在未知的中国》。
2011年,出身于传教世家的约翰·帕森斯先生,为东人达和东旻提供了《塞缪尔·柏格理——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一书英文原稿的电子文本,该书于1912年在伦敦、纽约、多伦多和墨尔本同时出版发行,作者为W·A·格里斯特牧师,他于1897年随柏格理来中国西南,与柏格理一起在昭通传教,是其同事兼好友,因此,他的这本书被公认为是关于柏格理的权威性著作。本书对柏格理在昆明、昭通的17年也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整理了大量史料,包括日记、书籍、文章、信件、便条和随笔等,包含了大量目前国内尚未面世的内容,是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有益资料。在翻译的过程中,东旻等人对专有名词如地理名称,进行过多方考证。
2018年,《塞缪尔·柏格理——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一书中文版面世,由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资助出版。该基金会理事长陈浩武从2011年开始关注石门坎,于2014年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了深圳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陈理事长表示,基金会的使命是“让石门坎重新回归公众视野,让柏格理重新回归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在这几年的时间,基金会定期举办柏格理精神研讨会、评选柏格理园丁奖,不断推动与石门坎有关的教育、文化公益项目,使百年前的历史再度呈现于公众视野。
相关新闻
一百多年前 传教士就将足球运动带到了石门坎山区和广东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