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林:国际政治研究不能跑偏_中国健康时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百科 > 正文

田文林:国际政治研究不能跑偏

2019-06-22 19:36 作者:阿狸

  国家战略竞争实际是战略境界和哲学思维水平的竞争。有人觉得,国际政治研究似乎门槛很低。如果研究仅停留在“就事论事”和资料梳理层面,或许依靠“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形式逻辑思维就已够用。但要透彻研究相对抽象的战略性问题,就必须依靠理论来指引,否则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战略研究的要义不在于急于贡献什么“锦囊妙计”,而首先是“正心诚意”,其次才是“格物致知”乃至“修齐治平”。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者才能实现有效学术积累,防止“体系流产”;决策者才能在看问题、做决策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犯颠覆性错误;整个民族才能提升是非辨别力,不被那些肤浅、花花绿绿的表象所迷惑。简单地说,所谓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学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懂得一些哲学基本原理,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事物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等等。

  不过,这些理论方法在国内当前的国际问题研究中运用、贯彻得显然还很不够。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在谈及外交部报送的《新情况》时说:“经常吹什么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忽然来了个什么大欺骗、大主宰。总而言之,在思想方法上是看表面,不看实质。结论是四句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动,势必搞修正。”四十多年过去了,这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研究状况非但未根本改观,反而有日趋加重之势。不少知名国际问题学者在分析问题时,堂而皇之地坚持唯心论立场,使用片面、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这使其看似严谨俨然的研究和论证过程,最终得出的结论却言不及义、南辕北辙。

  这种“盲人摸象”的研究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国际政治研究旨在弄清国际政治的发展大势和运行规律,助力谋划国家大政方针。一旦方向指引出现差错,很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导致颠覆性错误。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联解体,与其哲学的贫困和战略思维的拙劣直接相关。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内外挑战和威胁格外严峻,比以往任何时刻都需要智力支撑。当前中国“智库热”方兴未艾,经世致用成为学界努力新方向。这当然是好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将“好事做好”,不妨在建言献策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的理论武器,看其是否够用还是已经过时。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事实、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理论上说,每个学者都可各执己见,但其观点最终是要接受实践检验。衡量学者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不是简单看其发表了多少著述或媒体曝光率多高,而是看其是否正面回应了所处时代的重大课题,提出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观点,否则他就会像当年马克思批判的“神圣家族”一样,昙花一现,在历史上留不下一点痕迹。(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新著《困顿与突围:变化世界中的中东政治》)

相关新闻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