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批判二十六:中国管理的超越之路(7)
第九,重视家庭与婚姻。儒家追求家庭和睦和健康的两性关系,基督信仰更认为背叛丈夫或妻子不仅是背叛人,也是背叛上帝。因此,现代西方社会轻率的两性关系,根本就背离基督信仰。
儒学与基督信仰的差异性
儒学与基督信仰尽管有诸多共通性,甚至有同源性,但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突出的。否则,就没有儒学与基督信仰对话的必要了。
事实上,从道德角度来讲,儒家所追求的道德体系与基督信仰的所启示的道德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但是,基督信仰不仅涵盖了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孝、弟等德目,而且比儒学的道德更为超越,意义更深、层面更高、更为完全。这样讲并非贬低儒家文化,而是本于完全客观公正的态度。因为从本质上讲,基督信仰不是文化,而是超越一切东西方文化的神圣启示。
基督信仰与儒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学是人的学说,而基督信仰是神的启示。这是基督信仰与儒学最根本的区别。一般不信基督的人虽然也承认耶稣基督的伟大,但只是把他列为与孔子、苏格拉底、默罕默德等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而事实上,根据《圣经》的启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是从天上降下的人类的救主。他的地位与智慧,是任何一个伟人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点为全世界20多亿基督徒所公认,其中包括本身就是伟人的众多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等等。象拿破仑、华盛顿、孙中山、爱因斯坦、牛顿等彪炳千古的人类精英,都承认耶稣基督是超越人类的救主,因此,这绝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否定的事实。任何一个伟人都会有缺点,但耶稣基督没有任何缺点。耶稣基督在世时没有读过一天书,按肉体说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却拥有历史上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智慧。如果有人想证明,全世界的基督徒信耶稣是疯了的话,他根本找不出任何理由。
第二,儒家的爱是差等的、有限的,基督的爱是无差等、无限的。儒家的爱是推己及人的“推爱”,是由近及远的,虽然也会超越血缘关系,但往往被局限在血缘范围之内。说儒家的爱是人的爱,是有限的,因为儒家倡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而基督的爱是无限的,因为他是全人类的上帝,他的爱就不可能有差别。耶稣教导人类要爱敌如友,“只要祝福,不可诅咒。”(《新约?罗马书》十二章14节)这在人看来是不现实的,但在神看来是现实的。任何一个人的儿女和亲属、朋友都是有限的,但普天下的人类都是上帝的儿女,即使犯罪、得罪了他的人也是他的儿女。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儿女犯罪或得罪自己就不爱他了,而且越是不争气的儿女,越被父母怜爱。上帝对全人类的心情也是一样,越是犯罪、得罪他的人,他越爱。所以,耶稣说,他来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基督信仰超越的博爱,是儒家之爱无法比拟的。墨家的兼爱也无法与上帝的博爱相比。凡出自人的,都无法与出自神的相比。
且看《圣经》对爱下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不合宜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因不义而欢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十三章4-7节)而儒家的爱,要看别人对你怎么样。这样的爱很容易改变、很容易被破坏。现今社会上,连夫妻都很容易相互得罪,说分手就分手。现代人的“洒脱”是因为没有上帝的永恒之爱,“洒脱”的结果是堕落与痛苦。
第三,儒学推崇道德,以道德为至高追求,而基督信仰启示,道德不能使人达到至善。这不是否定道德,而是启示实现道德目标的有效途径到底是什么。《圣经》中启示,信仰犹太教的法利赛人是道德最为高尚的一群人,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伪善,从而为耶稣所恨恶。耶稣对法利赛人说:“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好象粉饰的坟墓,外面显得美观,里面却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新约?马太福音》二十三章27-28节)。
因为堕落之人的罪性,无法通过道德得到改善。人只有依靠神的生命,代替自己天然的生命,才能胜过罪,而达到真正的善。也就是说,儒家思想中的“至善”是以人性为依归,而基督信仰则是以神性为依归。儒学是通过道德实现道德之目标,而基督信仰则是通过上帝的神圣生命洗净自己的罪性,从而达到道德目标。基督信仰与儒学的区别,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有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