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接力坚守“麻风村”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太和住院部,一座俗称的麻风康复村,这里如今还住着37名麻风老人。他们是当年被家庭被社会抛弃的一群人,被迫在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下找到了栖息之地,一住就是五六十年。
医生凌罕毅26年前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个封闭之地,将自己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这些“无辜受到惩罚”的人们,而他也将自己同样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读的儿子带入到这场终生的事业中。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实习生 张光照
逐渐脱掉防护服
最初,太和麻风村的病人之间都相互“嫌弃”,随着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观念的改变,凌罕毅这一代年轻医生与患者逐渐亲近起来
1988年,凌罕毅刚刚24岁,他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广州的太和麻风村做医生,也就是如今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太和住院部。
太和麻风村位于莽莽苍苍的帽峰山下,是一片安静隔绝的地方。1956年,全国开展了被称为“大收容”的麻风病人摸查,太和麻风村就是在此时建立,最高峰时期,这里容纳了690余名麻风病患者。
凌罕毅来到时,太和麻风村还是一片灰尘滚滚的“贫民窟”,偏僻简陋,住着200多名麻风病患者。“像战地医院一样,睡着大通铺,基本上没有什么消毒措施”。
当时正处于麻风病防治新旧交替的时代。在他以前,太和住院部的医生、护士、院长、主任几乎都是从症状相对较轻的麻风病人中培养出来的。普通人根本不愿意也不敢来这里做医生。
即使自己也是麻风病患者,当时的医生在为病人看病时也会内外隔离,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病人不知道医生长啥样,麻风病人之间都相互‘嫌弃’”。
但很快,随着麻风病防治知识的深入和观念的改变,凌罕毅这一代年轻医生逐渐脱掉了厚厚的防护服。
1992年,国家提出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口号,中国麻风中心的医生多次来到太和麻风村看望病人。一次,凌罕毅看到中国麻风中心的年轻医生谭卫平脱掉手套,赤手拿着麻风病患者的脚帮他削掉已经角质化的硬皮。
看到这一幕的凌罕毅深受震动,暗下决心“自己也要这样”。在他的带动下,厚厚的防护服逐渐脱掉了,医生与麻风病患者逐渐亲近起来。
如今,凌罕毅已经在太和住院部工作了整整26年,对这里的每一个“休养员”都如家人一般熟悉,而这些没有家人的老人也把凌医生当成了最亲的人。
从凌罕毅刚工作时的200多人到如今,住在太和住院部的麻风老人只剩下了20多人(加上最近从化搬过来的10名麻风病人共37人),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高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离世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遇到老人去世,凌罕毅都非常难过,他会亲手为这些被亲人抛弃的麻风老人穿上寿衣寿鞋,料理后事。
“他们要么没有儿女,要么儿女不认他们,我就是他们的儿女,为他们做这些本应儿女做的事。”凌罕毅说。
麻风村最后的居民
37名麻风老人多因并发症而畸残,他们彼此照顾,在这里共度余生。每当有人过来探望他们,老人们都特别开心,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这里生活着的麻风老人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有60多岁。他们大多是因为麻风病的并发症而畸残,有的眼睛看不见,有的耳朵聋了,有的面容扭曲,大多数手脚都有残疾。因为同样的命运而被迫聚居于此的他们彼此照顾,在这里共度余生。
74岁的马灿荣老人老家在如今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枫下村。13岁时他被检查出患了麻风病,1964年他24岁时来到太和麻风村,如今已经在这里住了整整50年。1985年他在这里结了婚,妻子同样是住在这里的麻风病患者。
“当时是大队将我送到这里来的。”马灿荣操着浓浓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与记者交流。作为在这里少数会讲普通话的人,他指着房间里的电视机自豪地说,“我的普通话是从电视里学的。”
他的身上留下了明显的麻风病痕迹:双手手指弯曲残疾,面部眼睛和口鼻都歪歪斜斜,讲话比较吃力。
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年纪大了,又有了高血压和癫痫,干不了活。以前还能自己种菜吃,现在只能买菜做饭。政府每个月会发给每个人600多元的补助,这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
马灿荣年幼父母双亡,哥哥是他唯一的亲人。来到这里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以前是哥哥每年过来看他一次,2011年哥哥去世了,就换成了侄子侄女过来看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