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皮肤性病防治机构建设的

2019-03-16 20:41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我省皮肤性病防治体系(以下简称皮防系统)承担政府麻风病/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临床服务,保护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等公共卫生职能。主要职责是实施麻风病/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策略、规划、方案和技术规范,监测健康水平,收集、分析、报告、评价疾病相关信息;承担病原生物实验室检测检验;开展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业务指导、培训;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以及麻风病的住院收治和管理等工作。加强皮防机构建设,做好麻风病/性病/艾滋病工作对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健康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皮肤性病防治工作现状
    (一)疾病流行及防治现状
    海南是麻风病流行区,发病率最高和患病率最高的1965年分别达到12.41/10万和0.69‰,截止2012年底,海南省累计发现麻风病人7362例,治愈5956例,死亡1259例,其他减少146例,复发233例。目前全省尚有现症病人65例,患病率为0.007‰,2012年底仍有临高、三亚、乐东、白沙等四个市县未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2000年以前我省的麻风病流行基本呈稳定下降,之后下降趋势不明显。近 5年全省累计发现麻风病新病例122例,可以预计我省麻风病疫情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在低水平上徘徊。我省目前共有14所麻风病院村,全省现有愈后存活麻风病人约2000人中居留在麻风院村的有652人(留院麻风病人中60岁以上者达80%;二级以上畸残者达70%)。民政部门按城镇低保标准向留院麻风病人提供生活和医疗救助保障。院外麻风病人经治愈后基本都已融入社会。
    我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性病重新流行以来,一直是性病高流行区,疫情水平处全国高位。1996年至今,我省性病疫情一直在7100~8700例/年左右波动,梅毒在总体疫情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晚期梅毒、胎传梅毒以及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发现不断向我们敲起警钟。经性传播已成为我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性传播疾病可大大加速艾滋病的传播,通过防治性病可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已成为领域内的共识。
    (二)全省各市县皮防机构的现状
    海南省皮防机构普遍成立于50年代中期,当时称为“皮肤防治站”或“慢病站”,60年代大多与县防疫站合并,70年代末从防疫站分开成立县慢病站,主要负责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的防治工作;80年代末皮防机构从慢病站独立出来,各市县均成立皮肤性病防治所,承担麻风病、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2000年起,保亭、屯昌、定安、白沙、临高、琼中等市县皮防所先后并入当地疾控中心。至目前,全省设省级皮肤性病防治中心1所,市县级独立的皮肤性病防治所14所,有六所并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省有麻风院14家,其中省秀英麻风院、文昌升谷坡医院、琼海三平医院、儋州石马岭医院、东方热水医院、儋州石马岭医院、白沙新开田医院已并入当地皮防中心(所)或疾控中心,其余7家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其中三亚三林医院(三亚麻风病防治中心)、保亭七峰医院承担本市县麻风病防治管理任务,其余5家承担麻风住院病人管治任务。
    海南省各级皮肤性病防治机构中,现有人员编制数共430名(含疾控中心皮防科人员数),机构现有人员共有598人,空编83人,超编251人,由公共财政支付的全额编制377人,仅占现有人员的比例的63.04%,尚有相当部分的人员支出需机构自行解决。全省各皮防机构,现有人员598人,其中卫技人员442人,占现有人员73.91%,管理人员61人,占现有人员10.20%,工勤人员95人,占现有人员的15.89%。
    三.我省皮防机构存在问题
    (一)没有自上而下形成皮防工作的人员编制标准
    目前,我省皮防机构的人员编制标准在各市县较为随意,一些独立的机构也仅有5名防治工作人员,一些市县已将皮防机构整合合并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皮防科,由于缺乏工作编制标准,仅保留皮防专业编制3~4人,皮防专业人员还需承担其他应急性工作,其人力根本无法完成职能确定的麻风病/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开展的皮防工作多只停留于疫情报表的编报、麻风现症病人的治疗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且难以保证工作的深度,无法安排相应人员及时间开展如麻风病例的主动发现、麻风病/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麻风病人的畸残预防/治疗、历愈病人的定期随访、提高专业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及处理难治性麻风反应的能力、执行麻风病/性病防治工作项目等。
    (二)疾病防治任务增多,工作量成倍增加,防治能力不能适应。国家十一个部委2011年下发的《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将我省列为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类地区,我省麻风流行在全国处于中高水平,畸残发生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原有病人畸残预防与康复仍需持续关注,为此我省十一个部门也于2012年下发《海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12)》;当前我省性病疫情持续保持高位流行,经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卫生部2010年制定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国家不断增加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防治工作内容剧增,工作量将成倍增加,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能力、人员数量和构成提出挑战。然而现有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较大程度的影响了皮肤性病防治基本职责的全面履行、制约了皮防体系规范化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三)市县皮防机构长期积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皮防机构成立于90年代初期,起点较低,专业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人员学历组成、职称组成较低,非专业人员及子女顶替现象比较普遍;人员知识更新不及时,知识结构老化明显,即使是专业人员,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与麻风病诊断水平严重脱节的情况;没有形成人才成长梯队;加之各项基础建设较为薄弱,不利于吸引人才,市县皮防机构专业人员本科学历占11.42%,中专学历高达49.83 %;中级职称占24.22%,副高以上职称仅占1.38%,均未达到全省同级机构平均水平,部分市县皮防机构处在“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无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无专业领域内领先人员”的真空状态。专业人员青黄不接,人才队伍断层现象十分明显。很多市县由于机构编制的限制,防治工作急需的人员不能及时补充进来,在皮防机构编制偏少情况下,少数市县纯粹是出于减少财政供养的目的,干脆是人员只出不进,出一个则少一个。不少市县十年以来没有补充一名专业人员,立足于人才的自身培养就成了无米之炊,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防治工作开展的瓶颈。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皮防系统编制数量
    为落实医改任务、全面履行基本公共卫生职能,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要加大皮防机构人员的补充并及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建议省编委结合我省实际,调整我省各级皮防机构的人员编制,增加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由现有的460名增加至756名左右。
    (二)建议制定皮防机构编制标准
    机构建设标准的制定是机构建设、发展、寻求政府支持的重大依据,是解决机构队伍建设的根本。国家制定出台《疾病控制中心编制标准》对规范疾控系统的建设起到巨大作用,皮肤性病防治机构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同样发挥自身的作用,也建议政府部门考虑制定《皮防机构编制标准》,对皮防机构的职能工作做进一步的明确,并按其职责工作,确定相应级别皮防机构的工作编制,保证有一支规模适中的专业队伍承担皮肤性病防治工作。建议参照疾控机构编制标准,对市县皮防机构编制规模提出建议,参考因素包括市县人口数量、本市县有无单列的麻风病医院、是否同时承担麻风病/性病/艾滋病以外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等。
    (三)建议制定皮防事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皮防机构基本建设的投入和工作经费投入
    省卫生厅《海南省2008~2012年改善民生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方案》(琼卫计[2008]123号文),其中“公共卫生机构设置”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市(县)为单位,原则上在市(县)政府所在地…设1所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站)…”,文件对省、市县级皮防机构的设立做出明确规定,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建议在制定全省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时,制定《皮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应包含皮肤性病防治工作分阶段目标、专业机构设置、机构建设标准(房屋、专用设备)、专业建设目标、队伍建设目标、防治工作投入标准(上级投入、地方配套标准或比例)、为实现目标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引导和规范皮防单位自身事业发展,引导和约束各级政府对皮防事业的投入,包括工作经费投入和基本建设投入,促使如期完成各项皮防工作目标。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